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5.8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在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在外的形像美,指容貌、儀態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處於。如:「在職」、「在任」、「在位」。
存、存活。如:「健在」、「青山長在」、「精神永在」。
依靠、決定。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副詞。表示動作正進行中。如:「正在」、「我在聽音樂。」、「奶奶在看電視。」
介詞。放在時間、處所、範圍的前面:A>表示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B>表示處所。如:「老師在黑板寫字。」C>表範圍。如:「在心理學方面,他是個專家。」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善。如:「美好」、「完美」、「鮮美」、「美德」、「物美價廉」。
漂亮。如:「華美」、「貌美」、「美麗」、「美人」。
誇讚、誇獎。如:「讚美」、「稱美」、「美言幾句」。
得意。如:「少臭美了!」
泛指好的德性、事物等。如:「君子有成人之美。」
使變好、變善。如:「養顏美容」、「美化環境」。
美國的簡稱。如:「中、美、英、法」。
美洲的簡稱。如:「南美」、「北美」、「歐美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外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本身之外。如:「讀書時要專心,不要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布魯納1.1 認知表徵理論1.1.1 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1.1.2 螺旋式課程1.1.3 教學理論四項原則1.2 敘事研究1.3 參考資料 布魯納     布魯納(J. S. Bruner,1915年10月1日-),美國心理學家,他的貢獻在於教育心理學中的認知學習理論。他強調學習時,結構(structure)的重要性,認為教材的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必須互相配合。他提倡發現學習(learning by discovery),鼓勵學生個人自己去思考、比較、對照、運用各種策略,以發現教材所含的重要概念。他的理論深深影響中小學科學課程的發展及教學,尤其是美國課程發展中心(Education ...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窈窕淑女的日夜思服之情,處處可見,好似詩中先以睢鳩這類長情鳥關關和鳴起興,接著開門見山, 曰:「既有外在美,也有內在美的可人兒」一句點明題旨——情詩,敢問彬彬君子怎不望而悅之! 從古如斯,前人之所以把這首情詩置於開篇,當然有其自身之理,大概是由於愛情本是萬物繁衍的重要因素(根源),這麼一說,多少年來眾說紛紜,引起了學人許多大膽的假設和爭論。下面是這首詩的原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教者用一種使受教者身體感到痛苦的懲罰方式,如鞭打、罰站等。如:「體罰並不是訓誡學生的最好方式。」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居台灣高雄市。生於南京市,籍貫福建永春,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辛在台,〈一個附庸於政治權力的投機詩人〉,《自由時報》,2007年7月5日。現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擅新詩、散文,旁及評論、翻譯,出版著譯凡五十種,其中散文有十種,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余氏行文精煉,發人博思,故坊間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評析。中文造詣深為人讚,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稱之為:「...
斯金納(B._F._Skin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 F. Skinner,或譯作史金納)(1904年3月20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漢納縣 (賓夕法尼亞州),1990年8月18日逝世於麻塞諸塞州坎布裏奇)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斯金納是操作制約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行為治療法的先驅。他從小對工藝有興趣,這和他後來喜歡實驗研究有密切關係。他引入了操作條件性刺激。他還寫了著名的小說《桃源二村》。在心理學上,斯金納的研究被稱為實證主義與操作行為主義。他強調心理學所能研究的只限於那些可被觀察、測量的行為,而行為的改變,則可經由環境的設計與外在的控制來塑造。斯金納主要的研究,是集中在動物的操作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