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34.9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流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波斯王。共有三世:(1)一世(西元前558~前486),削平內亂,國勢日強。曾征服色雷斯、馬其頓等地及印度的一部分。又兩次出兵希臘。(2)二世(西元前?~前404),弒兄即位,愚暗無聞。(3)三世(西元前?~前330)時,亞歷山大東征,起兵接戰,大敗,被部下所殺。波斯滅亡。也譯作「達理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移動。如:「流動」、「奔流」、「流汗」、「血流如注」。
移動的液體。如:「水流」、「洪流」、「河流」。
像水流般移動的現象。如:「潮流」、「寒流」、「氣流」、「電流」、「暖流」。
品類、等級。如:「名流」、「上流」、「下流」、「第一流」。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亡」、「流離失所」、「流動人口」。
派別。如:「流別」、「流派」、「三教九流」。
沒有根據的、不明來處的。如:「流言」、「流譽」、「流彈」。
傳播、散布。如:「流傳」、「流芳萬世」。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光」、「流年」。
趨向。如:「流於形式」、「流於鋪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級。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
對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軍階之一,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軍人。如:「士兵」、「士氣」、「身先士卒」。
某些技術人員。如:「護士」、「技士」、「助產士」。
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在西元前六至七世紀間,由瑣羅亞斯德所創的宗教。奉《波斯古經》為經典。主張善、惡二源說。認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所以禮拜聖火。祆教約於南北朝時傳入中國,至宋末逐漸中絕。[例]祆教在大流士一世統治波斯帝國時被定為國教。 △波斯教、拜火教、祆道
波斯帝國(Persian Empi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育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好戰王國時期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印度北部在西元前6世紀由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所征服。之後在西元前4世紀初又被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所奪取。若干年後,這塊土地由一位印度君王旃陀羅笈多.孔雀所奪回,而在西元前約320年,建立了印度第一個龐大的王朝─孔雀王朝。漸漸地,孔雀王朝統治了除南部地區以外的整個印度,王朝中最有名的是阿育王。他在西元前269年登基,並皈依佛教,大力促進佛教的擴張。阿育王為了推廣佛教,並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諭,稱為「法敕」。法敕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