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8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辯若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口才、善於辯論的人,表面看來好像不善言辭的樣子。《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唐.楊烱〈梓州官僚贊.司令參軍事高平獨孤文字大辯贊〉:「大辯若訥,歷官有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你、你的。如:「若輩」。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爭論。如:「辯論」、「抗辯」、「強辯」。
能言善道的。如:「辯士」、「辯才無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言語遲鈍、不善言辭。如:「木訥」。《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左思》:「貌寢,口訥,而辭藻壯麗。」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殷奎〈木齋說〉:「吾聞大智若愚,大辯若訥,譏悟聰察,厥內四逸。」
大巧若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大智慧的人深藏不露,其外表給人的感覺像是很笨拙的樣子。如:「他這人含蓄內斂,大巧若拙,不露才華。」《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大直若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行極為端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