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妓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供妓女的營業場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一路上只見各妓院門首,都是車馬盈門,十分熱鬧。」也稱為「伎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牆內屋外的空地。如:「院子」、「庭院」、「後院」。
某些公共處所的名稱。如:「醫院」、「電影院」、「美容院」。
機關、單位。如:「立法院」、「行政院」、「高等法院」。
學院的簡稱。如:「大專院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性交易為職業的人。多指女性。如:「雛妓」、「妓女」、「妓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罵人的話。唐朝樂戶戴綠頭巾,後因龜的頭部亦為綠色,故用以比喻開設妓院的男子,及妻子不貞的人為「龜」。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櫃。」
三姑六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媒為職業的婦人。 (6) 師婆:巫婆,以通鬼神為人祈福消災、占卜為職業的女子。 (7) 虔婆:妓院的鴇兒。 (8) 藥婆:賣藥為人治病的婦人。 (9) 穩婆:舊時以幫助產婦分娩為業的婦女,亦稱為「接生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妓院的俗稱。如:「逛窯子」。
人山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說的「瓦」,或稱為「瓦子」、「瓦舍」、「瓦肆」等,是宋元大都市中娛樂場所的總稱,包括了戲場、妓院、賭場等。至於「南瓦」等名稱,根據《西湖老人繁勝錄.瓦市》記載,當時瓦市分有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橋瓦等。可見這些名稱都是指瓦市的所在。其中「南瓦」是衣市集中地,所以「衣山衣海」;「中瓦」為算命卜卦等行業的集中地,所以「卦山卦海」;上瓦「南山南海」,下瓦必然十分熱鬧,所以「人山人海」。這句成語後代常見,例如:《水滸傳》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戲舞,或有吹彈,或有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打散:ㄉㄚˇ ㄙㄢˇ,泛指曲藝雜技)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辰,...
囊空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妾身遂為君之所有,省受虔婆之氣。」 〔注解〕 (1) 教坊:本指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此處借指妓院。 (2) 落籍:即脫籍從良。古時妓女列名樂籍,若要從良,必須商得主管官吏的允許,將樂籍中名字除去,稱為「落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稱開設妓院的女人。如:「老鴇」、「鴇母」。
尋花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扈的陪伴之下,屈尊來拜訪自己的情誼,也抒發自己顛沛流離於世間的感慨。約在元明時,有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元.湯式〈沈醉東風.錦燦爛六橋畫舟〉曲:「一自蘇林葬土丘,再不見尋花問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