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官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鞭刑,古代懲治失職官吏的刑法。《書經.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七曰官刑,以糾邦治。」
2.官署所用的刑罰。《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主人纔差他出來押船,嬌皮嫩肉,何曾見過這樣官刑。」《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府上這種大戶人家,怎會受官刑的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家治事的人。如:「官員」、「軍官」、「法官」、「清官」、「政務官」、「地方官」。
公家的。如:「官方」、「官派」、「官地」、「官費」、「官倉」、「官糧」。
人體的感覺器。如:「器官」、「五官」、「官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式處罰罪犯方法的總稱。如:「刑法」、「刑罰」、「死刑」、「酷刑」。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江西通志.卷七一.人物志.傅孟春》:「傅孟春,高安人,嘉靖進士。授常州府推官,累官刑部侍郎。先是督北畿學政,時尚操切,孟春獨以寬著。……生平和易,若於世油油然而中實涇渭分明,有大臣之度。」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蒸日上」的「蒸蒸」原作「烝烝」,見於《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是興盛發展的意思。「蒸蒸日上」這句話則見用於陳康祺的《郎潛紀聞》。陳康祺(西元1840∼?),清浙江鄞縣人,字均堂。同治十年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後任江蘇昭文知縣。罷官後家居蘇州,熟諳清代掌故。所著《郎潛紀聞》是一部取材豐富、內容廣泛的史料筆記,為陳康祺利用公餘閒暇時間寫成,書中內容多輯錄清代的軼事、風土民情,可補充正史的不足之處,對於研究清代的歷史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在〈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一節中,記述了雍正四年的時候,因為浙江人查嗣庭、汪景祺的詩文有悖逆朝廷之意,皇帝認為浙江一帶民風惡劣,於是下令禁止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術數用語。命相家稱人的生辰八字為「造」。如:「坤造」、「乾造」。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五齣:「請問小姐貴造?」《聊齋志異.卷九.邵臨淄》:「有術士推其造,決其必受官刑。」
府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稱別人的家宅。《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衛侍者甚眾。」《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府上這種大戶人家,怎會受官刑的呢?」也稱為「貴府」。
殘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肢體殘缺,並失去功能。《魏書.卷六.顯祖紀》:「永軍殘廢之士,聽還江南。」《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你別打嘴;這樣,像是受了官刑的病。若不早治,要成殘廢的。」
扑作教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扑,戒尺;教刑,古時一種刑罰。「扑作教刑」指以戒尺責打不守教令的人。後多用以稱責打。《書經.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老殘遊記》第九回:「這時候比你少年在書房裡貴業師握住你的手『扑作教刑』的時候何如?」
鞭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責打的刑罰。《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也作「鞭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