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官能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能心理學視心靈為多種官能或能力的集合體。早期希臘哲學中即出現心靈能力見於日常生活之說,如說某人能「強記」即指其人記憶力強,或讀書能「過目不忘」,即視記憶為心靈的一種官能(以心靈為器官,記憶為一種心靈能力)。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論述中,即將心理學涵蓋在哲學中,如其〔論靈魂〕(De Anima, On the Soul),所持的即是官能心理學的論點。但亞氏以為心靈位於「心」(heart),與後世認為心靈功能在大腦不同。中世紀時奧克漢(W. Ockham, 1285~1349)卻不認為心靈是各種官能的總匯,而是有多種能力,記憶即是一種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幹。如:「才能」、「能力」、「能耐」、「能幹」。
有才幹的人。如:「選賢與能」、「能者多勞」。
足以勝任。如:「能夠」、「不能」、「能歌善舞」。
可以。如:「可能」、「你能幫忙嗎?」
用途、功用。如:「功能」。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家治事的人。如:「官員」、「軍官」、「法官」、「清官」、「政務官」、「地方官」。
公家的。如:「官方」、「官派」、「官地」、「官費」、「官倉」、「官糧」。
人體的感覺器。如:「器官」、「五官」、「官能」。
官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器官的感覺機能,如視覺、聽覺等是。如:「有些老年人有官能減退的現象。」
2.官吏的才能。《韓詩外傳》卷六:「考其事業,較其官能,莫不理法則公道達而私門塞。」
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合所產生的學派。理學衰於元,而復興於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後只知言心言性,而疏於力行,流於空談。也稱為「道學」、「性理學」、「宋學」。
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體心智活動的總稱。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內心活動。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