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寄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子女暫時託人撫養。《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秋胡變文》:「寄養十五年,終有離心之意。」
2.暫時安置某處供養。《朱子語類.卷一三○.自熙寧至靖康用人》:「太祖初定天下,將諸軍分隸州郡,特寄養耳。」
寄養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容失依、貧病、心理缺陷或非行少年的場所。在良好的環境及寄養父母的照顧下,可促進身心的健全發展。
家庭寄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苦無依或家庭發生變故,不能與親生父母同居的兒童,臨時將其寄養在適當的家庭,稱為「家庭寄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顧、撫育。如:「養育」、「撫養」、「養民」。
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如:「養魚」、「養蘭」、「養狗」。
修練。如:「修養」、「養氣」。
調護身體。如:「養病」、「養傷」。
對生長或保健有益的。如:「養分」、「養料」。
經認領撫育而沒有親生關係的。如:「養母」、「養子」。
維修。如:「養路」、「養護工程」。
扶持、資助。如:「以會養會」。
奉侍親長。如:「奉養」、「子欲養而親不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託付。如:「寄託」、「寄望」、「寄放」、「寄養」、「寄賣」、「寄存」。
隔代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問題,諸如孫子女的父母具有情緒問題、心理問題、酒精濫用或藥物濫用等狀況,而祖父母不希望其孫子女被寄養於他處時。祖父母擁有孫子女法律上合理的監護權,對於孫子女的教育、醫療及管教的決定可合理的監護。 (2)居住型隔代家庭居住隔代家庭通常來自於父親在經濟上有問題的家庭,祖父母期望能在財政上給予孫子女的父母幫助。或者是孫子女的母親有全職的工作,或其母親為未婚媽媽等因素而未能善盡教養之責,祖父母不願其孫子女被送到日間照護機構而產生。 (3)日間照護型隔代家庭日間照護隔代家庭係指祖父母為幫住從事全職工作的父母親,而在白天照顧孫子...
白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史》有傳。白樸七歲遭逢壬辰之亂。次年,金亡,白華奔宋,樸隨詩人元好問北渡,戰亂中母親為蒙軍所奪,遂寄養於大詩人元好問,好問待之如子,元白二家本為中州世契,其情誼是從唐代元稹、白居易時就建立起來的,世代以來投合無間,兩家子弟亦常舉長慶故事,以詩文相往來。樸為元好問之通家侄,而親炙之,謦欬談笑,都能默記,遂養成不同於流俗之深厚古典文學根基,進而流現於文學作品中,成為後進中的翹楚,呈展大家之風範。元好問曾為樸詩曰「元白通家舊,諸郎獨汝賢。」又曰「通家吾未老,倚杖望高軒。」對白樸之器重與肯定,可見一斑。  白樸幼經離亂,倉惶間...
虎步龍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莊重威武的儀態。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少年寄養楚宮中,虎步龍行自不同。」《痛史》第一○回:「只見那人生得面如冠玉,脣若塗朱,眉清目秀,虎步龍行。」也作「龍行虎步」。
顧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88年顧城夫妻前往紐西蘭激流島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顧城不能容忍小孩奪走妻子對他的愛,謝燁只好將小孩寄養在朋友家中。1990年7月李英成為第三者[1],謝燁竟能容忍三人世界。1993年1月迫於生計問題,顧城在西班牙、荷蘭、羅馬尼亞等國家講學。是年3月李英和英國情人約翰離開激流島,顧城為此大受打擊,寫下遺書,多次自殺未遂。1993年9月,謝燁收拾行裝,準備由奧克蘭前往德國,在前往奧克蘭的碼頭被顧城勸回家,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寓所與謝燁發生爭執,在衝突中謝燁受傷倒地,顧城隨即自縊身亡,謝燁在送醫院途中死去。顧城殺妻的過程成謎。...
創傷兒童(Traumatized_childre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創傷兒童之意涵2 創傷兒童之特徵3 創傷兒童之治療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創傷兒童之意涵兒童可能會經驗到的創傷事件如下:家人的死亡或失蹤、一場車禍、天然災害、被虐待或疏忽、處於多個寄養家庭中的壓力情境之中。經驗創傷的兒童時常感到無助、困惑、羞愧,並對信任他人或周遭環境感到焦慮和緊張。創傷可分為急性和慢性的創傷,急性創傷來自突發的事件,慢性創傷來自於多重或累積的事件。 創傷兒童之特徵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兒童會有以下症狀:1. 過度警覺:暴露於與創傷事件相似的情境時,會出現強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2. 再度體驗: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