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51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寵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寵愛的姬妾。《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景公寵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賤,無行。」《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劉夫人便將袁紹所愛寵妾五人,盡行殺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貴、光榮。如:「尊寵」、「榮寵」。
偏愛、溺愛。如:「寵愛」、「受寵」、「小孩子不可以太寵。」
借指妾、姨太太。如:「納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男子的側室。俗稱為「姨太太」、「小老婆」。如:「三妻四妾」。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叨叨令〉曲:「有錢的納寵妾買人口偏興旺,無錢的受飢餒填清壑遭災障。」
結草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秦軍必經的地方把草打結,杜回經過時被草結絆倒而被擄,晉軍才獲得勝利。晚上魏顆夢見老人,老人自稱是寵妾的父親,因為魏顆在父親魏武子死後,遵從父親神智清醒時的交代,將父親的寵妾改嫁,老人在戰場上將草打結絆倒杜回,是為了報答魏顆救了他女兒性命的恩情。 「銜環」一語則是出自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內容記錄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面,發現鴟梟攻擊一隻黃雀,結果黃雀受傷墜落在樹下,全身爬滿螻蟻,楊寶將黃雀帶回家放在巾箱中救治,以黃花餵食,百來天後黃傷癒,就飛走了。夜裡楊寶夢見一個黃衣童子,說他是西王母的使者,為了感謝楊寶救命之恩銜來四只白玉環送給他,希望楊寶的後世子孫品德清白如玉,位極三公。而「結草銜環...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貨物,可囤居以伺高價賣出。」於是向子楚表示,要幫助他光大門庭。後來呂不韋極力攏絡秦國太子安國君及其寵妾華陽夫人。因華陽無子,便說服華陽夫人收子楚為義子,請呂不韋來輔助安國君,並成功說服秦昭王立子楚為太子。最後,子楚繼承皇位為莊襄王,便任呂不韋為相,並封為文信侯。 實例(1)颱風過後,蔬菜正是「奇貨可居」,身價大漲。(2)他見她家財大勢大,心想「奇貨可居」,於是便展開熱烈的追求。(3)土地具 補充(1)相似詞:囤積居奇、待價而沽(2)相反詞:寶貨難售 參考資料(1)馬玲華 著「成語選粹」,p.159-106,幼獅文化事業...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後才考慮秦國的利益,甚至會為了齊國的利益而犧牲秦國的利益。 (5) 其:將。 (6) 幸姬:寵妾。 (7) 求解:請求代為說項,以便解除危急。 (8) 患:憂慮。 (9) 最下坐:等級最末者。 (10) 狗盜:竊賊。 (11) 更封傳:改換了通過邊界用的通行證。更,音ㄍㄥ,更改。封傳,猶通關憑證。 (12) 傳:音ㄓㄨㄢˋ,驛站。 (13) 關法:通關的規定。 (14) 雞鳴而出客:等清晨雞鳴才能放行旅客。 (15) 食頃:吃一頓飯的功夫。形容時間很短。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僖公五年》載,春秋時,晉獻公愛寵妾驪姬,立她為夫人。後來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於是設計陷害太子申生,和兩位公子重耳與夷吾。驪姬先慫恿獻公命申生守曲沃,重耳守蒲,夷吾守屈,只把奚齊和她妹妹與獻公生的兒子卓子留在身邊。又派士蒍去築蒲城和屈城。士蒍知道驪姬離間獻公父子的陰謀,所以城築了一半就停工了,把柴薪晒在上面。公子夷吾知道此事,就向獻公控告士蒍辦事不力。士蒍為自己辯解道:「臣聽說:『如果沒有喪事卻悲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拿自己的破鏡出來相合,果然是樂昌公主的半面破鏡。他才知道,原來樂昌公主已經成為隋朝功臣越國公楊素的寵妾。他很傷心,便在樂昌公主的那面破鏡上題了一首詩,意思是說雖然夫妻都還活著,卻再也無法團聚了。樂昌公主看了詩以後非常難過,再也不肯吃東西。楊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感動,就讓樂昌公主回到徐德言身邊,這對夫妻終於能夠重新團圓。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破鏡重圓」,用來比喻夫妻離散或感情決裂後重新團圓合好。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被俘虜了。此處原文就用了「幸災不仁」。 「樂禍」見於《左傳.莊公二十年》,故事是說春秋時,周莊王的寵妾生了個兒子子頹,個性荒淫無知。惠王時,有幾個大臣發動叛亂,奪取政權,將惠王驅逐,改立子頹為王。惠王逃到鄭國,鄭厲王打算從中調停,但聽說子頹和大臣們每天聽歌觀舞、尋歡作樂,便對虢叔說:「我聽說表達哀樂不看時機,必會遭致災禍,子頹在國家動亂時還那樣日夜笙歌,簡直是『樂禍』。連刑官在執行死刑時,君王都不應設宴享樂,更何況是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王位之時。眼前大禍臨頭還不知憂慮,這種人能接受他嗎?」於是決定轉而支持周惠王。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幸災樂禍」,用來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隱公四年》載,州吁是春秋時代衛國莊公與寵妾所生的兒子,莊公非常寵愛他,大夫石碏(ㄑㄩㄝˋ)曾經勸諫莊公不要把州吁給寵壞了,但是莊公不聽,州吁也因此養成好戰驕奢的個性。莊公死後,桓公繼位,州吁密謀殺害桓公而自立為國君,引起人民不滿而導致國內不安。州吁的親信石厚就去問他的父親石碏,要怎麼做才能安定民心、鞏固王位。石碏曾經是衛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當石厚來請教的時候,他說:「只有覲見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問:「如何才能覲見天子呢?」石碏說:「陳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寵信,而現在陳國和衛國的關係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訪陳國的國君,請他向周天子請示,必定可以得見。」於是石厚就跟隨著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