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4.6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對一對。如:「對對佳偶」。
雙雙對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雙成對。如:「每到夜晚,河堤上就會出現雙雙對對的情侶漫步在月色中。」
對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麻將中同數字同花色的兩張相同的門牌之外,其餘均為同數同花三張牌並列,稱為「對對胡」。
對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雙方各執一半的文書加以比較對照,以驗證字跡的方式,稱為「對對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你且站在門外,待我將進去與你對對角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使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如:「把門對上」、「對對子」。
威風凜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吳自牧於《夢粱錄.卷二.州府節制諸軍春教》一節中提及主帥在校閱過例行的軍隊演習後,啟程回軍寨時的排場壯觀,威武嚴明有紀律,人們不敢直視。而且主帥身旁「親從對對,衫帽新鮮,士卒威風,凜凜可畏」,意思是:親近信任的侍從兩兩成對,穿戴的衣衫帽子嶄新,而隨行的士卒氣概威武逼人,令人敬畏。「威風凜凜」是從這裡直接摘出的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聲勢赫赫,威武的氣概逼人,令人敬畏的樣子。
不甘示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甘心表現得比別人差。[例]面對對手頻頻得分,我們也不甘示弱,予以反擊,最後終於贏了這場比賽。
另眼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眼相看」就是用另外一種眼光看人,也可以指用另外一種的態度對待人。這種異常的眼光或態度,通常表示對對方的重視,但也有表示歧視的。這句成語常見用於小說中,例如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段故事說到蘇州有一個叫陳大郎的人,因為曾經請了一位滿臉鬍鬚的大漢吃了一頓飯,後來陳大郎的妻子和小舅子被盜匪劫走,首領竟然就是這位大漢。等到弄清楚陳氏的身分後,這位山大王馬上對他們「另眼相看」,不但不傷害他們,還給他們上賓似的招待。陳氏夫妻重逢後,才想起是當年一飯之恩結下的緣分。在《六十種曲》裡面也有一齣戲叫《霞箋記》,是明代無名氏所撰。戲裡說一位叫張麗容的小姐,淪落在煙花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親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反而生氣;陌生人出現時無特殊反應。孩子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母親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逃避型小孩的母親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 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小孩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孩子...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對對方加以計較、譏斥。《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聊齋志異.卷一一.段氏》:「連詬斥之,輒反脣相稽。」也作「反脣相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