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42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滿一週年的日子,稱之為「對年」。例:今晡日係阿婆做對年,打早阿爸就帶了牲儀去祭拜。(今天是奶奶的週年忌日,一大早爸爸就帶了牲儀去祭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確。如:「對錯不分」、「答對了。」、「你說的話是對的。」
正常。如:「氣氛不對」、「神色不對」。
相反的一方。如:「對方」、「對手」、「對岸」。
搭配、相配。如:「登對」、「門當戶對」。
平分成兩份。如:「對半」、「對分」、「對切」。
成雙的。如:「對筆」、「對聯」、「對偶」、「出雙入對」。
答話、回答。如:「對答如流」、「無言以對」。
讓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如:「對獎」、「對號入座」。
比照。如:「對照」、「校對」、「核對」、「查對」、「比對指紋」。
調整使合於一定標準。如:「對光」、「對焦」、「對準」、「對好距離」。
相合、適合。如:「對味」、「對症下藥」、「文不對題」。
看待。如:「對待」、「對事不對人」。
向著、朝著。如:「面對面」、「對著天空」。
介詞。後面接對象、處所、範圍。A>表示對象。如:「對人誠懇」、「對牛彈琴」、「他對你說什麼?」。B>表示處所。如:「我對這裡不太熟悉。」C>表示範圍。如:「他對太空科學很有研究。」
量詞。用於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對鐲子」、「兩對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如:「新年」、「去年」、「歲末年終」。
年節,新年。如:「過年」、「拜年」。
有關年節的用品。如:「年糕」、「年貨」、「年畫」。
每一年的。如:「年薪」、「年會」、「年息」。
歲數。如:「年齡」、「年紀」、「年輕」、「年高德劭」、「忘年之交」。
人生所經歷的某個時期。如:「童年」、「壯年」、「老年」、「青少年」。
時間、光陰。如:「年華」、「年久失修」。
時代、時期。如:「年代」、「康熙年間」、「民國初年」。
一年之中農作物的收成。如:「年成」、「豐年」。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項工程花了四年半才完工。」
後生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任何可以稱道的成就,那他也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作為。」一方面表現出孔子對年輕人的無窮期待,一方面也是警惕和勉勵年長者,如果只會倚老賣老而不肯努力,就會被後生晚輩趕上。後來「後生可畏」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年輕人的成就超越先輩,令人敬畏。
福壽全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年高而有福者死亡的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1)對祖父的稱呼。如:「外公」。(2)對年長或有地位者的尊稱。如:「主公」、「老公公」。(3)婦人稱丈夫的父親為「公」。如:「公公」、「公婆」。
雖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然、即使。[例]雖然這件工作很辛苦,但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磨鍊。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物,但是很難將它們視為獎賞,因為獎賞常被視為可欲的事物,(而增強物未必如此)。史京納派的學者民反對年增強物的名詞視為與獎賞同等的說法,對他們來說,增強物強化任何在增強物出現以前立即發生的行為。獎賞通常被認為僅是給予或接納有價值成就的東西,而該項成就往往需要投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或被社會視為可欲的行為。(註1) 關鍵字中文:學習英文:Learning 參考書目註1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頁3-4。五男圖書出版公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對母親的稱呼,常疊用。如:「媽媽」、「爸媽」。(2)對與母親同輩的女性尊長的稱呼。如:「舅媽」、「姨媽」、「姑媽」。(3)北方人對僕婦的稱呼。同「嬤」。如:「張媽」、「奶媽」。(4)對年長婦女的尊稱。如:「大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