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比     
瀏覽人次:8412 收藏人次:147461
1.以兩種相異之觀念或事物,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如黑與白、大與小,互相比較對照,使其特徵更加明顯,稱為「對比」。如:「對比色」、「對比他前後的表現,確實是進步多了。」
2.比例。如:「班上男女生的人數對比是二比三。」
對比     
瀏覽人次:751 收藏人次:0
色相的性質相反,光度明暗懸殊的兩種顏色。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青等,在視覺效果上具有互補作用,可使各自的特徵更加明顯,或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兩色,而能產生黑、灰等無彩色的感覺時,則稱此二色為「對比色」。也稱為「補色」。
亮度對比     
瀏覽人次:153 收藏人次:0
物體或影像亮度相對差異的程度。
對比較排序     
瀏覽人次:130 收藏人次:0
一種排序方法,係將相關(可能是偶數位置或奇數位置,或關鍵字等)的每二筆資料成對比較,依據比較的結果決定是否要互換位置。然後再改變其相關的次序,重新將每二筆資料成對比較。依此下去最後獲得一由大至小或由小至大排列的資料。
最大對比原理     
瀏覽人次:102 收藏人次:0
  每當觀察到或回想到人、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質時,就會聯想到與該特質有關但性質相反的另一特質。例如,看到美就想到醜,看到大就想到小,看到白就想到黑。此種心理傾向稱為對比原理。利用對比的原理,把兩種性質不相同的刺激在空間上並列,或是在時間上連續出現,可使受試者感到兩者在性質上有相當明顯的差別。如果把這種明顯的差異性擴展到最大,即屬最大對比原理。
  對比現象有多種,最常經驗到的則有下列四種:
  1.同時對比(simultaneous contrast):指兩種不同刺激同時出現而產生的對比
  2.連續對比(successive contrast):指兩種不同刺...
    
瀏覽人次:45301 收藏人次:6077096
6.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如:「競賽結果為五比一。」
    
瀏覽人次:19800 收藏人次:2994168
正確。如:「對錯不分」、「答對了。」、「你說的話是對的。」
正常。如:「氣氛不對」、「神色不對」。
相反的一方。如:「對方」、「對手」、「對岸」。
搭配、相配。如:「登對」、「門當戶對」。
平分成兩份。如:「對半」、「對分」、「對切」。
成雙的。如:「對筆」、「對聯」、「對偶」、「出雙入對」。
答話、回答。如:「對答如流」、「無言以對」。
讓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如:「對獎」、「對號入座」。
比照。如:「對照」、「校對」、「核對」、「查對」、「比對指紋」。
調整使合於一定標準。如:「對光」、「對焦」、「對準」、「對好距離」。
相合、適合。如:「對味」、「對症下藥」、「文不對題」。
看待。如:「對待」、「對事不對人」。
向著、朝著。如:「面對面」、「對著天空」。
介詞。後面接對象、處所、範圍。A>表示對象。如:「對人誠懇」、「對牛彈琴」、「他對你說什麼?」。B>表示處所。如:「我對這裡不太熟悉。」C>表示範圍。如:「他對太空科學很有研究。」
量詞。用於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對鐲子」、「兩對夫妻」。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56044 收藏人次:3328133
形,對比、比較。絀,不足、短缺。「相形見絀」比喻相互比較之下,其中一方顯得不如對方。※語或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55629 收藏人次:7576217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23705 收藏人次:766783
「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