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錯     
瀏覽人次:344 收藏人次:0
正確或錯誤。如:「有時候事情是沒有絕對的對錯的。」
    
瀏覽人次:19823 收藏人次:2994168
1.正確的。與「錯」相對。[例]不對、答對、對錯不分
5.正確、正常。[例]不對、答對、對錯不分
    
瀏覽人次:16171 收藏人次:1902268
失誤、不對的。如:「錯字」、「錯誤」、「改錯」。
壞的。如:「他們的交情不錯。」
雜亂。如:「錯亂」、「錯落其間」。
相互交雜。如:「交錯」、「盤根錯節」。
失去。如:「錯過機會」。
磨刀石。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45922 收藏人次:2794278
「不置可否」就是對事情的是非對錯,不表示可或否。北宋汪藻在為尚書禮部侍郎衛膚敏所撰寫的墓誌銘中,憶及衛公生前曾向皇帝建言,直陳朝政紊亂的原因,就在於大臣們:「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指眾臣為了怕違背皇帝的心意,對於任何政事都不表示意見,以致於不管對錯都放任行之,終於招致災禍。其中「無所可否」的意思,就是指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表示沒有意見的樣子。後來「不置可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見。
鄉愿     
瀏覽人次:40134 收藏人次:1706503
外表看似忠厚老實,實際上卻是膽小怕事,不辨是非的人。[例]他只想兩面討好,不論事情對錯,真是個標準的鄉愿。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22351 收藏人次:1221215
式思考則以事服人,追求普遍性真理,以驗證假說建立形式的、實徵的證明,求令其可重複驗證和具有預測力,「對錯」和證據是否充分成為其評估標準。「故事」的模式處理人的意向、行動及其變化和結果,著重的是整體過程和特殊經驗;「典範」的模式則試圖找到一些超越特殊經驗的抽像原理原則。 認知表徵理論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有二個重點:將人類對環境中周遭的事物,經知覺而將外在或事件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或知識表徵。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認為從事象變化中發現其原理原則(歸納分類),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 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動作...
效益論     
瀏覽人次:12360 收藏人次:146034
效益論(utilitarianism ethics)康德的義務論強調動機的倫理學不同,效益論倫理學主張,要決定事情的是非對錯必須衡量它可能造成的結果。幸福是對人最超高、最明顯的美善,倫理學的目的應該指引我們盡可能地創造最大量的幸福。以最簡單的形式來陳述,效益論追求的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古典的效益論並不追求幸福的最大化,而是要盡量擴大幸福超過痛苦的比率(意即盡量增進幸福、減少痛苦)。康德是藉為所當為來界定道德行動者的義務,效益論則是藉著優化幸福超過痛苦的比率來界定何者當為。效益論是一套統攝全面的倫理學,它不僅指示...
編序教學法     
瀏覽人次:8430 收藏人次:658857
一個答案之正確答案和第二個問題一齊呈現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第二個位提前,可以根據標準答案核對自己答案的對錯。 教材編序步驟1.界定範圍。2.蒐集有關之技術用語、事實、法則、原理與個案。3.將這些材料盡可能的以直線發展順序加以安排,如有必要也可以分支。4.將教材中之細目分布均勻,使學生能完全精通所學內容,不可有所偏失。5.利用現有之增強呈現方式,選擇個體所作之有效反應加以增強,並藉著控制變項來促使個體做出更複雜、精密之反應。6.設法使先前學過之術語或事實,能間歇的出現在後來之戲目中,並加強複雜程度;換言之,讓學過之教材內容一...
MQ_(Moral_Quotient)_道德智商     
瀏覽人次:5777 收藏人次:124805
MQ(Moral Quotient)道德智商達人:具有良好的品德,並有禮貌體貼、尊重寬恕、忠心誠實、負責合作等良好情操美德,且能實踐,有具體事實者。 何謂MQ?道德智商是指一個人的德性水準或道德人格品質,指的是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也就是個人擁有強烈的倫理信念並且能夠確實實行之。中國傳統社會所說的四維八德,就是個人最核心的道德天性,若將其轉化為現代的詞彙,也就是MQ所說的博愛、互助、服務、誠實、禮貌、孝順、包容、自制等美德德目。道德智商的內容包括體貼、尊重、容忍、寬恕、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 我們常...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瀏覽人次:4162 收藏人次:362906
響。鼓勵內省:當事人了解其負面思考,或者一些不良行為後,諮商員會協助當事人皆受這些挫敗,並且使當事人對錯誤的行為有所頓悟。另外諮商員也可透過因果關係的說明,來使當事人較能輕易洞察其之間的關聯性。重新定位:當事人適時了解自我,並且自我內省後,諮商員應協助當事人建立一個新的發展途徑,使當事人能超越舊模式的生活型態,並且鼓勵當事人運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問題。(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英文關鍵字:Adler counseling 參考資料註1林建平/著。輔導原理與技術,1993年初版,頁190-198。五南圖書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