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62.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相對於大乘以成佛為最終的理想境界而言。大乘佛教徒稱那些以證得阿羅漢果為終極理想的佛教宗派為「小乘」。如經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等。
小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乘佛教的戒律。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等。
小乘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乘律〕,即小乘律法,又稱聲聞律,相對於大乘律典如〔梵網經〕、〔菩薩地持經〕、〔菩薩善戒經〕等律法而言。從派別上論,小乘律分為五部;從內容上看,則包含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釋尊弟子中,最精通律儀的是優婆離尊者;在首次結集時,由他分為八十次誦出根本律制,而後再傳迦葉、阿難、商那和那、未田之、優婆毱多等五大尊者。優婆鞠多之門下有五位大弟子,於八十誦律中,依性情之所近各自成立一部,共為五部,此為五部律的源始;此時約佛滅後百年之時。此五部律是:
1.曇無德部:又作曼摩毱多,意譯為法正、法護、法藏等,為小乘二十部中法藏部之祖又稱法藏部。所傳之律為四分律,所謂四分律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用語。本是車乘之意,用來譬喻教法,以其能載修行者到達解脫的境界。如:「大乘」、「小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大的。如:「小樹」、「小鳥」、「小城」、「小人物」、「小數目」。
時間短的。如:「小住」、「小坐一下」、「小睡片刻」。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叔」、「小姑姑」、「小兒子」、「小女兒」、「小職員」、「小官員」。
年紀輕的。如:「小孩」、「小妹妹」、「小時候」、「年紀小」、「小伙子」。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小店」、「小兒」、「小女」、「小的不敢」、「恕小民直言」。
輕視。如:「你可別小看我喔!」
稍微。表程度不深。如:「小有名氣」、「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邪惡的、壞的。如:「小人」、「宵小」。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李」、「小張」、「小老弟」。
獨善其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個人的節操修養。後比喻只顧自己而漠視他人的權益。《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君子立言,非苟顯其理,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將以訓天下之方動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但只獨善其身,便是辟支小乘。」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歷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歷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我評之非僭也,辯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廢之人,無可廢之言,詩道如是也。若以為不然,則是見詩之不廣,參詩之不熟耳。
出奇制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清.鄭燮〈與江賓谷江禹九書〉:「李義山,小乘也,而歸於大乘,如〈重有感〉……之類,皆有人心世道之憂,而〈韓碑〉一篇,尤足以出奇而制勝。」
擁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擁而抱。《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燕王德昭傳》:「常乘小乘輿及小鞍鞁馬,命黃門擁抱,出入常從。」《三國演義》第九○回:「將兀突骨并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谷中。」
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1>,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2>。至闡提3>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4>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 〔注解〕 (1) 擯:音ㄅ|ㄣˋ,遺棄、排斥。 (2) 《涅槃經》:佛教經典。有大乘、小乘兩部,分述釋迦在入涅槃前的傳法遺言及修道狀況。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兩種。 (3) 闡提:梵語。「一闡提迦」的縮略,謂無善根不能成佛之人。 (4) 契:音ㄑ|ˋ,投合、切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