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7.7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怨恨、責怪。《詩經.鄘風.載馳》:「許人之,眾穉且狂。」《論語.憲問》:「不怨天,不人。」
2.親近、喜愛。唐.羅隱〈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詩:「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宋.柳永〈如魚水.帝里疏散〉詞:「共綠蟻,紅粉相。」
更加、格外。《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余并論次,擇其言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用心者也。」
1.特異。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朝取一人焉拔其;暮取一人焉拔其。」
2.過失。《詩經.小雅.四月》:「廢為殘賊,莫知其。」《論語.為政》:「言寡,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3.姓。如宋代有鶴。
怨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憲問》:「不怨天,不人。」懷恨上天,責怪他人。唐.韓愈〈答侯繼書〉:「今幸不為時所用,無朝夕役役之勞……,既不得而怨天人者,此吾今之志也。」
以儆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儆,警告;,過錯。「以儆效」指對某一壞人所做的壞事處以重刑,來嚇阻其他想要仿效做壞事的人。《歧路燈》第九三回:「況這些槍手們,即令果是科目中人,也成了斯文的蟊賊,自宜按律究辦,以儆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外、更加。《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大石崖、金狗洞一帶的苗子,其可惡。」《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班子裡有一個叫桂枝的,伯集其同他要好。」
群起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紛紛仿效錯誤的行為。含有貶義。如:「仿冒歪風若不速加遏止,不法業者勢必群起效。」
有甚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過分的情況。如:「這個人本就可惡,有甚者,竟把各方捐款占為己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絕色美女。《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夫有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宋.柳永〈少年遊.世間物意中人〉詞:「世間物意中人。輕細好腰身。香幃睡起,發妝酒釃,紅臉杏花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世兄有福,消此物。」今或指誘人的美女,略含貶義。
2.最好的物品。唐.白居易〈新樂府.八駿圖〉:「由來物不在大,能蕩君心則為害。文帝卻之不肯乘,千里馬去漢道興。」宋.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物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黃帝時的諸侯,因叛亂與黃帝戰於涿鹿,為帝所戮。近人或謂蚩為古代苗族的酋長,說法不一。
競相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相仿效錯誤的行為。如:「飆車歪風盛行,為了遏止年輕人競相效,警方已加強巡邏取締。」
起而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著一起做壞事。如:「上司如果帶頭違法亂紀,下屬難免起而效,貪贓枉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