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98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已知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中所明示的數,稱「已知數」。相對於未知數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算事物的詞或符號。如:「整數」、「數字」、「自然數」。
幾、幾個,約略之詞。如:「數年」、「數天」、「數種」。
命運。如:「氣數」、「劫數」。
計算。如:「數鈔票」、「數一數」、「不可勝數」。
責備。如:「數落他幾句」。
指出最突出的。如:「全班數她最聰明。」、「我們這一群中數他英文能力最強。」
屢次。如:「數見不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過去之詞。如:「已經」、「已然」。
停止。如:「雞鳴不已」、「讚美不已」、「後悔不已」、「不能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37~830?)唐京兆(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性高潔,工詩,尤長於五言,其詩閒澹簡遠似陶淵明。玄宗時官左司郎中,德宗時出任蘇州刺史,世稱為「韋蘇州」。著有韋蘇州集。
移項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項法則(Shift regulation)目錄1 發展概念2 移項求解3 應用問題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發展概念在此單元中主要培養學生解決三項問題之能力,第一為當一邊為未知數,而另一邊為已知數時,學生須將此未知數求出,第二即為兩邊皆有未知數與已知數時,學生應培養先整理式子,將其變為未知數為一邊,已知數為一邊後,再利用移項的概念作解答,最後一種則是提供相當的應用問題,培養學...
配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一個已知數分為若干份,其各份的比,須按已定的比,稱為「配分法」。可用比例法算出。也稱為「配分比例」。
配分比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一個已知數分為若干份,其各份的比,須按已定的比。也稱為「配分法」。
按分比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知數按一定的比例而分配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