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常法     
瀏覽人次:613 收藏人次:0
1.固定不變的法律或通則。《左傳.文公六年》:「既成,以授大傅陽子與大師賈佗,使行諸晉國,以為常法。」《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2.長遠的打算。《醒世恆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女兒年紀長成了,把他擔誤,不是個常法。」
    
瀏覽人次:25390 收藏人次:3592622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13910 收藏人次:2862989
普遍的、一般的。如:「日常」、「平常」、「常態」、「常識」、「人之常情」。
反復發生的。如:「時常」、「經常」。
持久固定不變的。如:「常理」、「常道」、「常規」。
時時可行、恆久不變的倫理、法則。如:「倫常」、「三綱五常」。
    
瀏覽人次:30502 收藏人次:1845444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17368 收藏人次:768827
「夜以繼日」就是以夜晚接續著白天的意思,是說用夜晚的時間來繼續做白天未完成的工作。這句成語出於《孟子.離婁下》,孟子以上古聖王為例,說明他們治國、愛民的德政。夏禹是個厭惡美酒而喜好有意義、合理言論的人。商湯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用人惟賢,因此任用賢人沒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經安定的人民,視同傷者,加以愛護,不敢勞動;追求正道,彷彿永遠沒有終止,不敢自滿。周武王從不輕慢身邊的臣子,也不會遺忘遠方賢德的諸侯。周公想要兼備夏、商、周三代聖王的美德,以實施禹、湯、文、武四位賢王的德政。當發覺做的有與聖王不合的地方,就仰著頭思考,白天想不出來時,夜晚就繼續地思考,幸而想通了,就會高興地坐等天亮,以便...
一年半載     
瀏覽人次:13553 收藏人次:156620
一年或半年。《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娘子不須掛懷,三載夫妻,恩情不淺,此去也是萬不得已,一年半載,便得相逢也。」《紅樓夢》第四八回:「如今我捱了打,正難見人,想著要躲個一年半載,又沒處去躲,天天裝病,也不是常法兒。」
    
瀏覽人次:12645 收藏人次:1870279
2.國家的常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瀏覽人次:8849 收藏人次:826699
2.常禮、常法。《書經.康誥》:「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唐.孔穎達.正義:「戛猶楷也,言為楷模之常,故戛為常也。」
經緯     
瀏覽人次:6189 收藏人次:439944
2.常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遵守     
瀏覽人次:4982 收藏人次:1893105
謹守、服從。宋.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諸君其相與講明遵守,而責之於身焉。」《三國演義》第八三回:「軍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