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穩物價,使其合於一定的標準。《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2.職官名。漢武帝時設置掌管物價平準事宜的官員。《史記.卷三○.平準書》:「置平準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
農產品平準基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使農產品的價格定在合理範圍內所設立的基金。操作方式分價差操作與實物操作。價差操作指農產品價格高於或低於平準價時,則抽取價差存入基金,或由基金撥款補貼價差。實物操作指農產品價格高於或低於平準價時,則拋售或利用基金收購以穩定價格。
平準基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匯管制時,政府一面售出外匯,一面購入,目的在調節供求的基金,稱為「平準基金」。
糧食平準基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於民國六十三年三月,所設立的基金。以保證收購及餘糧收購兩種方式,向農民收購稻穀。目的在掌握糧源、穩定糧價及維護農民利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測量、衡量。《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之,淮之漲水高於新溝幾一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儲存東西的地方。如:「寶藏」。《禮記.月令》:「命百官,謹蓋藏。」《史記.卷三○.平準書》:「山海,天地之藏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積存、囤積。《史記.卷三○.平準書》:「蓄積餘業,以稽市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包羅、囊括。《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得上。通「值」。《史記.卷三○.平準書》:「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