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27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度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塵世而仙去。《楚辭.屈原.遠遊》:「欲度世以忘歸兮,意恣睢以擔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達到的狀況。如:「長度」、「硬度」、「密度」、「酸度」。
法制、規範。如:「法度」、「制度」。
指人的。如:「器度」、「風度」、「度量狹小」。
標準。如:「限度」、「尺度」。
過、經歷。如:「度過」、「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測量長短的標準。如:「度量衡」。
角度:A>數學上指角的大小。B>觀察事物的方向或觀點。如:「換個角度來看,他的作法並沒有錯。」
量詞:A>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B>計算次數的單位。如:「再度光臨」、「梅開二度」。
思量、計議、考慮。如:「忖度」、「審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代。三十年為一世。如:「世世代代」。
上一代即有的。如:「世交」、「世仇」。
世界、世間。如:「問世」、「傳世」、「世事難料」、「舉世無雙」。
量詞。用於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披星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面面俱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梁章鉅《楹聯叢話.卷三.廟祀上》文昌祠之神,道家以為張仲後身,又以為梓潼度世。其實今所祀之文昌,則星象也,古祠屬之天神。祠廟遍天下而列之祀典,則自我朝嘉慶六年始。儀文與關廟同,而海內私廟之多,亦與關廟等。程春海侍郎1>恩澤一聯,最為典切2>,面面俱到,無能出其右者矣。句云:「宇宙大文章,源從孝友;古今名將相,氣作星辰。」蓋無一字無來歷也。 〔注解〕 (1) 程春海侍郎:程恩澤(西元1785∼1837)字雲芳,號春海,安徽歙縣人。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歷官貴州學政、侍讀學士、內閣學士至戶部侍郎。 (2) 典切:用典貼切。
洞天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冲昭《南嶽小錄.敘嶽》南嶽者,《周禮.職方氏》曰,南嶽之鎮曰衡。……復有神仙聖境曰朱陵洞1>,洞天也。又云山稟靈氣,時有異人。又《福庭誌》云朱陵之天,周環七百里。七十大峰有五小峰,有二壇露光。青玉學道居此,度世上昇。又青玉壇2>、洞靈源3>、光天壇4>,悉5>是福地。五嶽作鎮,皆有高真統治,蓋以導雲雨養萬物,惠群生者也。 〔注解〕 (1) 朱陵洞:道教中所謂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為上仙所統治之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2) 青玉壇: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一,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南嶽...
面面俱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面面俱到」之典源,提供參考。 ※清.梁章鉅《楹聯叢話.卷三.廟祀上》文昌祠之神,道家以為張仲後身,又以為梓潼度世。其實今所祀之文昌,則星象也,古祠屬之天神。祠廟遍天下而列之祀典,則自我朝嘉慶六年始。儀文與關廟同,而海內私廟之多,亦與關廟等。程春海侍郎1>恩澤一聯,最為典切2>,面面俱到,無能出其右者矣。句云:「宇宙大文章,源從孝友;古今名將相,氣作星辰。」蓋無一字無來歷也。 〔注解〕 (1) 程春海侍郎:程恩澤(西元1785∼1837)字雲芳,號春海,安徽歙縣人。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歷官貴州學政、侍讀學士、內閣學士至戶部侍郎。 (2) 典切:用典貼切。
披星帶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披星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
福地洞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天福地」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冲昭《南嶽小錄.敘嶽》南嶽者,《周禮.職方氏》曰,南嶽之鎮曰衡。……復有神仙聖境曰朱陵洞1>,洞天也。又云山稟靈氣,時有異人。又《福庭誌》云朱陵之天,周環七百里。七十大峰有五小峰,有二壇露光。青玉學道居此,度世上昇。又青玉壇2>、洞靈源3>、光天壇4>,悉5>是福地。五嶽作鎮,皆有高真統治,蓋以導雲雨養萬物,惠群生者也。 〔注解〕 (1) 朱陵洞:道教中所謂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為上仙所統治之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2) 青玉壇:道教中所謂七十二福地之一,為真人修行得道之所。宋.張君房...
戴月披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披星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