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0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退。多指辭官而言。南朝宋.謝莊〈與江夏王義恭牋〉:「前以聖道初開,未遑引退。」唐.錢起〈晚歸藍田舊居〉詩:「才微甘引退,應得遂霞棲。」
2.撤退。《戰國策.秦策一》:「軍乃引退,并於李下。」《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熲下馬大戰,至日中,刀折矢盡,虜亦引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去。如:「引退」、「引避」。
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後倒行、移動。與「進」相反。如:「倒退」、「後退」、「撤退」、「進退兩難」。
離開。如:「退出」、「退席」、「退休」、「退職」、「退伍」、「遲到早退」。
減少、消失。如:「退燒」、「減退」、「衰退」、「退化」、「成績退步」。
送回、歸還。如:「退票」、「退錢」、「退還」、「退貨」。
謙讓。如:「退讓」、「謙退」。
取消、解除。如:「退婚」、「退租」、「退學」。
畏縮。如:「退卻」、「退縮不前」。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說,范蠡實在是一個大功臣,本來他是可以安享富貴的,但是范蠡卻沒有這麼做,他寧願捨棄榮華富貴,而自行引退,過著淡泊的生活。就在眾人一片惋惜聲中,范蠡又託人帶了一封信給從前的同事大夫文種,他勸文種也捨棄功名富貴,以免招惹災禍。文種看信後,就宣稱有病不肯上朝,有人趁機進讒,說文種將起事作亂,越王就賜一柄劍給文種,告訴他說:「你教我七種政策去討伐吳國,我只用了三種,而吳國已經敗亡了,請你替我去追隨死去的先王,讓他也試試你的妙計吧!」文種只好自殺了。范蠡為什麼會勸文種呢?原來,他早就看出越王是個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樂的人,所以...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瞿式耜〈引咎乞罷疏〉:「若不早自引退,別請賢才,將來覆餗僨轅,仰負高天厚地,臣雖鞠躬盡瘁,終何救于艱危之萬一?」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蘇軾.贈善相程傑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2.釋義 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一作「激流勇退」 3.用法 原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時為了避禍而及時引退。今多形容不留戀眼前名位利益而抽身退出。 4.義近.義反 義近 功成身退、見好就收、適可而止 義反 激流勇進、壯心不已、不知進退 5.例句 他在事業最高峰時急流勇退,現在仍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功成身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就了功業,自己卻主動引退而不居功。[例]他在挽救公司財務危機後,隨即功成身退,這種胸襟氣度令人欽佩。
懸車之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車,把車子掛起來,指辭官退隱。懸車之年指官員告老引退的年齡,通常為七十歲。《晉書.卷四五.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
懸車致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指告老引退,辭官歸里。漢.班固《白虎通道德論.卷四.致仕》:「臣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也作「懸車告老」。
辭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去所擔任的職務。《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宜深辭職,自陳淺薄,不足以固城門之守。」《三國演義》第七五回:「將軍乘此機會,託疾辭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