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待斃     
瀏覽人次:192 收藏人次:0
等死。《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傳.任圜傳》:「然坐而待斃,曷若伏而俟命?」《幼學瓊林.卷三.貧富類》:「無米曰在陳,守死曰待斃。」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9018 收藏人次:1375693
形容面臨危難,不積極奮發,坐等失敗。《隋唐演義》第五八回:「止因缺了糧餉,所以固守孤城,坐以待斃。」也作「坐而待斃」。
束手待斃     
瀏覽人次:1477 收藏人次:0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封神演義》第九四回:「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眼見滅國,無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斃而已!」也作「斂手待斃」。
坐而待斃     
瀏覽人次:678 收藏人次:0
形容面臨危難,不積極奮發,坐等失敗。《元史.卷一五一.王義傳》:「今城守雖有餘,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坐而待斃。」《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也作「坐以待斃」。
安坐待斃     
瀏覽人次:163 收藏人次:0
坐著等死。指人消極頹廢,不尋求解救辨法。明.李贄〈焚書書答.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斂手待斃     
瀏覽人次:150 收藏人次:0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二十載繁華夢》第三四回:「天下哪有斂手待斃的?」也作「束手待斃」。
    
瀏覽人次:35392 收藏人次:4694713
等候。如:「等待」、「待命」。
招呼、應對。如:「招待」、「接待」、「待客」、「款待」。
待遇:A>對待。如:「不平等待遇」。B>薪水,工作的報酬。如:「這家公司的待遇很高。」
逗留、停留。如:「待不住」、「待會兒」。
    
瀏覽人次:14649 收藏人次:164415
死。如:「倒斃」、「擊斃」、「槍斃」、「斃命」。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27885 收藏人次:3187016
2.譏笑士人迂腐而不知變通。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隋唐演義》第六回:「如遇患難,此輩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斃,何足為用?」
束手無策     
瀏覽人次:12392 收藏人次:602174
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氣了,馬少卿束手無策。」《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覷,束手無策。」也作「束手無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