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一     
瀏覽人次:2267 收藏人次:0
  「得一」就是說得到自然之道的作用,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老子正詁〕的作者高亨認為老子書中的「一」有三義:一是指己身(如「載營魄抱一」),二是指太極(如「道生一」),三是指道,這裡「得一」的「一」是指道。事實上三者一矣,一者三矣。「一」本是「道」的別名,老子認為自然之道先乎天地而生,是宇宙萬物的基始源頭,同時道普遍永恆,抽象不可見、不可名,只有以數目之始「一」來表述。如果能體悟妙道就可謂「得一」或「抱一」(參見「抱一以為天下式」);以「道」先天地生,為萬有創化之源的太極,可說 「道生一...
得一     
瀏覽人次:1058 收藏人次:295762
很不容易見到。如:「平日各忙各的,即使舊日同窗也難得一見。」
得一望十,得十望百     
瀏覽人次:922 收藏人次:0
得一分利益,卻又巴望能得到十分、百分的利益。比喻貪得無厭。《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
得一片橘皮吃,且莫忘了洞庭湖     
瀏覽人次:516 收藏人次:0
(諺語)洞庭湖盛產橘子,所以吃了橘子,便想起洞庭湖。比喻得了好處而不忘本。《金瓶梅》第四回:「王婆道:『眼望旌節至,耳聽好消息。不要交老身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西門慶道:『但得一片橘皮吃,且莫忘了洞庭湖。』」
得一天算一天     
瀏覽人次:448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對未來沒有計劃,得過且過。如:「在那戰亂頻仍的時代,人只能聽天由命,過得一天算一天。」「生活要有目標,不能這樣渾渾噩噩,過得一天算一天。」
九牛去得一     
瀏覽人次:276 收藏人次:0
比喻損失極微。《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只費得五百金,鉅萬家事一人獨享,豈不是九牛去得一毛,老大的便宜了?」
巴不得一聲兒     
瀏覽人次:217 收藏人次:0
等不及。《紅樓夢》第四○回:「劉姥姥聽說,巴不得一聲兒,便拉了板兒,登梯上去。」《紅樓夢》第七○回:「這裡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
聽不得一面之詞     
瀏覽人次:215 收藏人次:0
不能單聽一方面的說辭,要總括全面的說法來判斷。《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官人方纔說『聽不得一面之詞』,我想人眾則公,明日約同衙門幾位朋友大家稟一聲,必然聽信。」
得一望十     
瀏覽人次:174 收藏人次:0
比喻貪得無厭。如:「他為人苛薄小氣,得一望十,人人都討厭。」
有一得一     
瀏覽人次:130 收藏人次:0
不增不減,有多少是多少。《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糙米串細米,有一得一,准准的得耗折二成糠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