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3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序法。為規定實體法運用程序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為實體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即程序法。也稱為「形式法」、「助法」、「手續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隨。如:「跟從」、「力不從心」。
依順。如:「服從」、「順從」、「至死不從」。
參與。如:「從事」、「從軍」。
自。如:「從此」、「從來」、「從頭來過」。
依照、採取。如:「從速」、「從輕發落」。
採取。如:「從寬處理」、「從善如流」。
從容:安適不緊張的樣子。如:「從容不迫」、「從容就義」。
附和的、陪同的。如:「從犯」、「主從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赫爾巴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未受費希德理想主義之影響,其哲學思想偏向「唯實主義」。背景是18世紀啟蒙運動,產生孔德的實證主義,從法國傳至德國,此種思想重視經驗,並以實用的價值說為主,加上科學工藝知識之發達,這也影響了赫爾巴特的哲學觀。 赫爾巴特的教育觀赫爾巴特的教育觀,主要受到倫理學及心理學的影響以下說明之:教育目標:個人品格發展,培養社會性的道德,使之用之於社會,並涵養多方面的興趣(博雅教育),並慢慢「知你自己」,以激發學生心裡的統覺機能,形成一個「文化人」,使「知」和「意」相結合。赫爾巴特繼承康德道德哲學的「善意說」,以人的動機為考慮對象。在...
存在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這股非理性主義思潮在二十世紀歐陸廣為流傳,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為思想主軸,關切人切身的存在問題,包括生死、哀樂、自由與責任等等。可從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Sartre)名言「存在先於本質」來了解。意即人並不持有存在,他本身就是自己的存在。人並不持有自由,人本身就是他的自由。個人被無端的拋棄在世界上,世界對他冷漠無情,他是孤獨無助的。因為他與世界並無必然關聯,他有一切行動的自由,他的存在即在選擇行動之自由。因為有選擇的自由,所以這選擇的決定是很嚴重的事情,個人對於選擇決定...
牙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蛀牙蛀牙又稱為齲齒,主要是因為口內的食物殘渣,隨著口腔內細菌與之反應產生的酸化作用,蛀牙的初期會先從法瑯質侵蝕開始,此時治療最佳,接著會慢慢侵蝕到象牙質,這時牙齒便會對冷熱敏感,最嚴重則是牙髓腔蛀牙,此時已接觸到神經,故會有嚴重抽痛感。(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牙齒英文關鍵字: teeth 參考書目註1:奧斯朋出版編輯群/原著,李千毅/譯者,《圖解生物辭典》,p.56-57,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再版。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又分為兩階段,就是第三階段的尋求認可導向(尋求社會認可做好男孩和好女孩兒遵守規範),與第四階段服從法律導向(服從團體規範、尊重法律,且具法治觀念);到第三期為道德成規後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約從青年期到成人,又分為兩階段,及第五階段的社會契約導向(遵守人權與社會契約所訂的法典),以及第六階段的普遍道德法則導向(尊重個人尊嚴和道德自律)。基本上,此法是以生活中真實或假設性故事所呈現兩難為內容,提供學生討論和選擇之用。教學程序為以下步驟:1.引起學生學習動機;2.呈現道德兩難的故事(用板書、...
林懷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15歲,考進私立衛道中學高中部。1965年,18歲,考上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1966年,19歲,從法律系轉到新聞系就讀。並開始間斷的習舞。曾師事旅美舞蹈家黃忠良1967年,台灣舞蹈家王仁璐首度引進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技巧,並在西門町附近的中山堂,舉辦台灣第一次現代舞蹈發表會,啟蒙了林懷民對於瑪莎·葛蘭姆現代舞編舞理念的喜好。1969年,22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蟬》,畢業後留學美國,唸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碩士班,並正式在瑪莎·葛蘭姆以及摩斯·康寧漢舞蹈學校研習現代舞。1972年,25歲,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小說創作班畢業...
漢薩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有一些其他的城市加入。到了14世紀初,更建立了商業和防禦同盟,即後來的「漢薩同盟」。14世紀中葉,從法蘭德斯的布魯日到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大約有七十個城市加入同盟。這個強大的同盟主要是商業性的,以保護成員的貿易利益為主,因為他們並沒有一個強大的德國政府能夠保護貿易的安全。一般說來,這個同盟和政治無關,但在丹麥的瓦爾特馬爾四世統治時期(1340年~1377年),同盟曾經不得不兩次起來反抗他對該組織的干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漢堡、呂貝克英文關鍵字: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Lübeck ...
路易西安那州(Louisian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