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怖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惶恐。《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三國蜀.李密〈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如:「畏懼」、「恐懼」、「懼怕」、「懼內」、「懼高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懼、害怕。[例]恐怖、怖慄、怖懼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之子?」說其服飾,乃拯僕夫也。拯大駭。沼又云:「遙見虎食人盡,乃脫皮,改服禪衣,為一老僧也。」拯甚怖懼。……及明,僧叩門曰:「郎君起來食粥。」二子方敢啟關。食粥畢,二子計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詐僧云:「井中有異。」使窺之。細窺次,二子推僧墮井,其僧即時化為虎,二子以巨石鎮之而斃矣。二子遂取銀皿下山。近昏黑,而遇一獵人,於道旁張弓,樹上為棚而居,語二子曰:「無觸我機。」兼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將欲人定2>,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吟3>者、戲舞者,前至弓4>所。眾怒曰:「朝5>來被二賊殺我禪和6>,方今追捕之,...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2>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4>。」既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注解〕 (1) 異: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
急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實為狼狽8>。……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注解〕 (1) 具表聞:詳盡地上表奏聞。 (2) 切峻:急切嚴峻。 (3) 逋慢:逃避怠慢。逋,音ㄅㄨ,逃避。 (4) 上道:啟程。 (5) 奔馳:奔赴急馳。 (6) 日篤:病勢日漸沉重。 (7) 告訴:答覆。 (8) 狼狽: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文選.卷三七.表上》所引之晉.李密〈陳情表〉,內容稍有不同。
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的自謙之詞,多用於對君王或主人。《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文選.潘岳.西征賦》:「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
急於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實為狼狽8>。……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注解〕 (1) 具表聞:詳盡地上表奏聞。 (2) 切峻:急切嚴峻。 (3) 逋慢:逃避怠慢。逋,音ㄅㄨ,逃避。 (4) 上道:啟程。 (5) 奔馳:奔赴急馳。 (6) 日篤:病勢日漸沉重。 (7) 告訴:答覆。 (8) 狼狽: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文選.卷三七.表上》所引之晉.李密〈陳情表〉,內容稍有不同。
披荊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2>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4>。」既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注解〕 (1) 異: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
迫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實為狼狽8>。……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注解〕 (1) 具表聞:詳盡地上表奏聞。 (2) 切峻:急切嚴峻。 (3) 逋慢:逃避怠慢。逋,音ㄅㄨ,逃避。 (4) 上道:啟程。 (5) 奔馳:奔赴急馳。 (6) 日篤:病勢日漸沉重。 (7) 告訴:答覆。 (8) 狼狽: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文選.卷三七.表上》所引之晉.李密〈陳情表〉,內容稍有不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