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恆心     
瀏覽人次:4260 收藏人次:0
恆久不變的心志。《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一個鄉里的媽媽兒,可曉得甚麼叫作恆心,她又曉得甚麼叫作定力?」
    
瀏覽人次:28111 收藏人次:5827239
1.長久的、不變的。如:「恆心」。《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然物有恆姿,而思無定檢。」
    
瀏覽人次:16137 收藏人次:20912207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鍥而不捨     
瀏覽人次:87100 收藏人次:3789443
比喻有恆心、毅力,堅持到底。[例]經警方鍥而不捨的追查,真凶終於找出了。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75716 收藏人次:7321314
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瀏覽人次:58520 收藏人次:2713731
1.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瀏覽人次:36483 收藏人次:1470101
2.至於,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荀子.勸學》:「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35958 收藏人次:2179876
語本《孟子.告子上》:「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比喻人做事缺乏恆心,時常中斷。如:「他無心於課業,唸一天,玩十天,一暴十寒如何能把書唸得好?」
茅塞頓開     
瀏覽人次:33583 收藏人次:1678680
「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持之以恆     
瀏覽人次:24680 收藏人次:1888510
恆心的堅持到底。清.曾國藩〈諭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純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