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2.07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惜孤念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情並幫助孤苦無依的人。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我可也捨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無父的孩子,今多指父母皆無的孩子。如:「孤兒」、「孤子」、「孤女」、「託孤」。
單獨寂寞的。如:「孤寂」、「孤獨」、「孤單」、「孤零零」、「孤掌難鳴」。
性情乖僻。如:「孤僻」、「孤傲」。
古代王侯的自稱。如:「孤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與「眾」相對。如:「沉默寡言」、「寡不敵眾」、「小國寡民」、「薄情寡義」、「清心寡欲」、「寡廉鮮恥」。
婦女喪夫。如:「守寡」、「孤寡」、「寡婦」。
古代王侯的謙稱。如:「寡人」、「稱孤道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惦記、懷想。如:「念舊」、「思念」、「想念」、「掛念」、「念念不忘」。
心思、想法。如:「邪念」、「雜念」、「善念」、「一念之間」。
吟誦、誦讀。通「唸」。如:「念經」、「念念有詞」。
就讀、研習。如:「念小學」、「念高中」、「念醫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憐。如:「愛惜」、「珍惜」、「惺惺相惜」。
捨不得。如:「吝惜」、「不惜」。
惋嘆、感到後悔。如:「可惜」、「惋惜」。
修橋補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補橋梁、道路。比喻熱心公益。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西遊記》第二七回:「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