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8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識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稱人類的精神現象。其以為精神作用雖常變動,其現象則相續而起,無時或斷,諸精神現象實皆溶成一片,猶如水滴相連,故稱為「意識流」。
2.二十世紀新興的一種小說手法。運用心理學知識,無限制的或只選擇有意識的,記錄一個人心理意識的發展經驗。由於人的意識非理性控制,而似流水般到處自由流竄,因而稱為「意識流」。
意識流電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電影類型。這種電影注重人物下意識的活動,在人物內在思想、感情和非理性的精神層面的物象化表達,常隨著自由聯想方式,在剪輯、布景、燈光等方面,去模擬和表達人的潛意識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移動。如:「流動」、「奔流」、「流汗」、「血流如注」。
移動的液體。如:「水流」、「洪流」、「河流」。
像水流般移動的現象。如:「潮流」、「寒流」、「氣流」、「電流」、「暖流」。
品類、等級。如:「名流」、「上流」、「下流」、「第一流」。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亡」、「流離失所」、「流動人口」。
派別。如:「流別」、「流派」、「三教九流」。
沒有根據的、不明來處的。如:「流言」、「流譽」、「流彈」。
傳播、散布。如:「流傳」、「流芳萬世」。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光」、「流年」。
趨向。如:「流於形式」、「流於鋪張」。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一切精神活動。如知覺、記憶、想像等皆屬之。
2.覺察、警悟。如:「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3.佛教用語。對一切現象能產生分別作用的心。《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意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王禎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現代主義搖籃中搖出來的鄉土文學作家。他的小說雖然絕大多數以鄉土人物為題材,但卻大量使用現代主義(如意識流、內在獨白、語言的扭曲等等),甚至於後現代主義的手法(例如《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後設)。他善用嘲弄式的語言,描繪小人物進退兩難的困境,用冷酷的筆調讓人物作醜態百出的表演。但王禎和也能寫真正的悲劇,也能令人感動落淚,例如〈素蘭要出嫁〉。尉天驄認為,王禎和的小說依題材可以分為「以花蓮為中心,描寫下層社會的小人物」,以及「諷刺一些迎合社會的中產階級」 兩大類;前者數量較多,但多為短篇,後者則以長篇的《美人圖》(為短篇〈小林...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爾雅出版社 2003年《別是一番滋味》皇冠文化 1984年《看不透的城市》爾雅出版社 1984年《意識流》作者自印 1985年,爾雅出版社 2003年《左心房漩渦》爾雅出版社 1988年《心靈分享》爾雅出版社 1998年;原書經刪減、增文後更名為《心靈與宗教信仰》《隨緣破密》爾雅出版社 1997年;原書2008年更名為《黑暗聖經》,爾雅出版社《有詩》爾雅出版社 1999年《千手捕蝶》爾雅 1999年《活到老,真好》爾雅出版社 1999年《滄海幾顆珠》爾雅出版社 2000年《風雨陰晴》爾雅出版社 2000年《葡萄熟了》大...
現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二十世紀的藝術潮流。起因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物質主義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撞擊,使得人類內心產生精神上的空洞、虛無。表現在文學作品上,強調個人的孤立性、經驗的破碎性。在語言技巧上,現代主義有別於過去者,在於不斷創新語言,不避土語方言,融入嚴肅的作品中。同時,由於佛洛依德學說的興起,現代主義強調意識流及象徵作用。
白先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濃縮在一個時空中,也善於運用場景的跳接(蒙太奇手法)、象徵的筆法,更特別的是「人物內心獨白」與「意識流」的運用,深入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試圖捕捉人物內心萬變的情感。 著作:代表作《臺北人》,另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台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後收錄於《白先勇作品集》。責任編輯:謝靜雯資料來源:http://www.bookzone.com.tw/ev...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