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13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心。如:「謹」。《論語.學而》:「敏於事而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2.重視。《荀子.彊國》:「必將禮義、務忠信然後可。」
與「勿」、「無」、「毋」等連用,表示吩咐告誡的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勿與戰。」
姓。如晉代有修。
恐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戒恐懼」本是〔中庸〕之語。〔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其獨也。」「戒恐懼」是獨的工夫,就是時時刻刻小心謹,防止自己離開了「道」。
  王陽明曾在〔答舒國用〕書中,對戒恐懼有所闡明。見〔王文成公全書卷五‧文錄二‧書〕。陽明指出:君子的戒恐懼,是唯恐本心的昭明靈覺有所昏昧放逸,而使自己流於非僻邪妄,失去本體的中正。戒恐懼的工夫沒有間斷,則天理常存,本體無所虧蔽,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是所謂真灑落。戒恐懼正是導致身心灑落的工夫。
  陽明並指出:〔大學〕的 「恐懼」、「憂患」...
終追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父母之喪。遠,祖先。語出《論語.學而》:「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指依禮重辦理父母喪事,祭祀要誠心的追念遠祖。唐.張說〈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皆篤行純孝,終追遠。」後亦指重從事,追念前賢。也作「謹終追遠」、「追遠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心仔細。《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紅樓夢》第五三回:「故於前日一病時,淨餓了兩三日,又謹服藥調治。」
謹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緇衣》:「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於行。」指言談小心,行事謹。如:「做人須謹言行,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真,不苟且。如:「重處理」。《紅樓夢》第六八回:「你我姐妹同居同處,彼此合心合意,諫勸二爺重世務,保養身子,這纔是大禮呢。」《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深知這人一定安分的,他就教他幾手拳棒,也十分重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慮周詳,小心謹。《漢書.卷七一.于定國傳》:「其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寡,罪疑從輕,加審之心。」
謹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心重的處理細微的事情。後多形容過分仔細謹,不夠膽大。《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可巧撫臺是個守舊人,有點糊裡糊塗的,而且一向是謹小微。」也作「敬小微」、「小謹微」。
重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這樣一想,我就不得不重其事,特特為為到順德縣去,聘了一個有拳教師,替我守門。」
始敬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自始至終都抱持謹小心的態度,不苟且懈怠。《禮記.表記》:「事君始而敬終。」唐.魏徵〈論時政疏〉:「憂懈怠,則思始而敬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