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4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憂患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於安定中仍不忘思慮急難處境的危機感。如:「唯有對自己的國家前途懷有憂患意識,才能避免民族走向衰敗的命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心、焦慮、煩惱。如:「憂心」、「憂慮」、「憂愁」、「先天下之憂而憂」。
煩惱的事。如:「高枕無憂」、「內憂外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丁憂:遭遇父母的喪事。如:「丁憂在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心、憂慮。如:「憂患」、「患得患失」。
災難。如:「災患」、「禍患」、「水患」、「患難與共」。
生病。如:「患病」。
生病的人。如:「病患」、「傷患」。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一切精神活動。如知覺、記憶、想像等皆屬之。
2.覺察、警悟。如:「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3.佛教用語。對一切現象能產生分別作用的心。《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意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憂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愁患難。《易經.繫辭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教戰守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策,文體的一種。蘇軾於宋仁宗朝進時務策二十五篇,皆為有關政治、經濟、教化、軍事的大計,此乃其中之一。內容主張國君在承平時期即應有憂患意識,使民眾接受戰鬥及守備技巧的軍事訓諫,才能處變不驚,臨危制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