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6.72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天府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天府書院為北宋初四大書院之一。據〔宋會要輯稿‧崇儒二〕,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二月二十四日,詔應天府新建書院,以府民曹誠為助教。因宋初有戚同文者,通五經業,高尚不仕,聚徒教授嘗百餘人,朝臣如工部侍郎許驤等多人,皆其門人。同文卒後,無人能繼其業;至是,曹誠出家財,就同文舊居建學舍一百五十間,聚書一千五百餘卷,願捐學舍入官。上令同文孫奉禮郎爵賓主之,並賜院額。仁宗天聖六年(1028)九月,御史中丞晏殊鑑於書院缺師資,乃奏請以賀州富川縣主簿王洙充應天府書院說書。十二月,詔免書院地基稅錢。又〔續資治通鑑長編〕載,明道二年(1033)冬十月,置應天府書院講授官一員;景祐二年(1035)十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宗教上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民以食為天」。
數目極大。如:「天價」。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內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員辦公的地方。如:「市府」、「省府」、「總統府」。
尊稱別人的居處、宅第。如:「府上」、「貴府」、「府第」。
人事物聚集的地方。如:「學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牆內屋外的空地。如:「院子」、「庭院」、「後院」。
某些公共處所的名稱。如:「醫院」、「電影院」、「美容院」。
機關、單位。如:「立法院」、「行政院」、「高等法院」。
學院的簡稱。如:「大專院校」。
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院為我國新教育實施前重要之教育機構,始於唐,盛於宋,終於清末。
  書院之名始於唐;原係官方修書、校書、藏書及皇帝讀書之地。據〔新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條,玄宗改乾元院為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一年(723)春,放大明宮光順門外造麗正書院,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參見「麗正書院」)。玄宗曾選耆儒,日一人侍讀,以質史籍疑義(參見「經筵」)。清袁枚〔隨園隨筆〕云:「書院之名起於唐玄宗時,麗正書院、集賢書院,皆建於朝省,為修書之地,非士子肄業之所。」晚唐時,部分私人隱居讀書之所,亦名之書院。此事〔全唐詩〕中屢見,時約在唐德宗貞元以後。書院至五代,始見講學事,如廬山白鹿洞書院(參見「...
天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所得非常多。《荀子.大略》:「學問不厭,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2.形勢險固,物產富饒的地方。《戰國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3.朝廷的府庫。《宋書.卷九.後廢帝本紀》:「天府虛散,垂三十年。」
4.天上的府第。指宮庭。清.呂碧城〈汨羅怨.翠拱屏嶂〉詞:「翠拱屏嶂,紅邐宮牆,猶見舊時天府。」
5.職官名。周代設置,掌管祖廟的寶藏。《周禮.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
6.星名。即元宿的四星,在室女座。《漢書.卷二六.天文志》:「東宮蒼龍,房、心。……房為天府,曰天駟。」
7.經穴名。在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屬手太陰肺經。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書院講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書院式私學的威望。著名書院有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和茅山書院。 教育理論 這時期的學派代表都主張「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的知識都可以拿來學習。王安石主張學以致用,為國家政治服務。范仲淹主張學以研究,為國家體制的改革服務。陳亮等人主張受教育是為了謀取功名,建功立業。南宋時期的程朱理學主張受教育要「明天理,滅人慾」,主張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人的品德,強調教育的連續性,提出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教學的基本用書。 元代 元朝統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設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