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懸殊     
瀏覽人次:8496 收藏人次:1084396
相差很遠。《隋書.卷七一.誠節傳.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貧富懸殊     
瀏覽人次:1311 收藏人次:561879
窮人和富人的錢財相差很遠。如:「貧富懸殊,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強弱懸殊     
瀏覽人次:1232 收藏人次:0
實力相差太大。如:「這場網球賽因雙方強弱懸殊,所以他很快的擊敗對手。」
相去懸殊     
瀏覽人次:1070 收藏人次:0
差距極大。如:「今古科技相較,二者相去懸殊。」
眾寡懸殊     
瀏覽人次:579 收藏人次:0
人多與人少相差很遠。形容彼此力量差距很大,無法相較量。《隋書.卷七一.誠節傳.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瀏覽人次:30998 收藏人次:4258702
2.不同的、互異的。[例]殊途同歸、力量懸殊
    
瀏覽人次:19224 收藏人次:4811462
2.差別大、距離遠。如:「懸殊」。
苟延殘喘     
瀏覽人次:40495 收藏人次:1016532
2.比喻勉強撐住局面。如:「兩隊因為實力懸殊,下半場時,弱隊只能苟延殘喘,勉強撐到終場。」
並駕齊驅     
瀏覽人次:25143 收藏人次:5180510
比喻雙方實力相當,不分軒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也作「方駕齊驅」、「齊趨並駕」、「齊驅並駕」、「齊驅並驟」。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23744 收藏人次:766783
「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