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38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所得預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得預期係著重在對教育報酬及其相關成本一併考慮的報酬預期,且以一種淨報酬率的預期做為衡量的基礎。而所得預期之所以重要,係因其對取得教育類型與數量等與學生或家庭決策有關的問題,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如果上述所衡量的預期淨報酬率,可做為實際淨報酬率合理與正確的預測依據,則其對達成社會效率所設計的教育預算與政策決策而言,為一種稱不上完全但相當便利的指引。在此情況下,如果個人與教育機構願意以較多的投資,來回應私人與社會預期報酬率相當高的情境時,除可促進每人所得的成長外,還可促進一般社會生產力及經濟發展的成長。
  預期報酬率為一種成本與效益的計算,使學生將因教育所預期收到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段時間。如:「日期」、「假期」、「學期」、「潛伏期」、「青春期」、「授粉期」、「採收期」、「危險期」。
規定、約定的時間。如:「期刊」、「定期」、「過期」、「限期」、「分期付款」、「逾期作廢」、「後會有期」。
盼望、希望。如:「期盼」、「期勉」、「期待」、「期許」、「期望」。
約定。如:「不期而遇」。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分期的單位。如:「訓練計畫一年分為四期。」、「這本雜誌已出版六十期。」
一周年。如:「期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語助詞: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量詞。用於計算機關、單位或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一所醫院」。
所以: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B>為何、為什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事先。如:「預備」、「預防」、「預計」、「預算」、「預賽」。
參加。通「與」。如:「參預」、「干預」。
預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的期望。如:「他這個月的業績,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所得到的。《左傳.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彞器。」晉.陸機〈弔魏武帝文序〉:「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裘可別為一藏。」
2.特指資財收入。如:「月所得」、「營利所得」。《漢書.卷九一.貨殖傳.程鄭》:「擅鹽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貨。」
期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目錄1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2 期望理論的假設3 期望理論的主要構念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是由佛倫(Vroom, 1964)所提出,認為對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情,都有其信念及預想,然而人們複雜的的行為與周遭環境,使得他們在同一時刻下,所想望的事物可能不只一項。因此,人們在決定對於其想望事物是否要採取行動時,會先分析行動後可能產生的結果及帶來的價值,如果覺得預期的結果與報酬是滿意的,才會行動。基於環境資源有限與自身能力,人們對於所追求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