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書     
瀏覽人次:836 收藏人次:0
親筆寫的書信。《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司馬昭覽畢,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乃先發手書與衛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其父大怒,寫著嚴切手書,差著兩個管家,到京催他起身。」也稱為「手翰」、「手札」、「手示」。
    
瀏覽人次:17638 收藏人次:829713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瀏覽人次:10389 收藏人次:35107570
1.親手寫的。如:「手諭」、「手書」、「手抄」。
    
瀏覽人次:43248 收藏人次:5622125
1.別的、其他的。通「旁」。《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瀏覽人次:42544 收藏人次:2917737
1.寫在紙、帛上的書信、詩、文等手書墨蹟。如王羲之的〈喪亂帖〉、〈快雪時晴帖〉。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21940 收藏人次:2647680
蕭子顯(西元489∼537),字景陽,南朝梁蘭陵人。雅好文學,文章寫得很好,〈鴻序賦〉一文,曾獲得沈約的讚賞。且精於史學,撰有《南齊書》、《後漢書》、《貴儉傳》等書。他生性莊嚴孤傲,對於自己的才氣頗為自負,曾自比為宋玉、賈誼。接見普通賓客時,也不和他們交談,只是揮扇示意,因此得罪了那些平庸的讀書人。但因他的才華受到梁武帝和簡文帝父子的看重、賞識,在他過世後,梁簡文帝還特別為子顯手書詔書:「恃才傲物,宜諡曰驕。」意思是說他生前依仗自身的才幹,驕傲自負,應該諡號「驕」。後來「恃才傲物」被用來指依仗本身有才幹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19969 收藏人次:752692
02.《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臨終時憐我母子無依,說有洛陽劉伯父,是幼年八拜至交,特命亡後,齎了手書,自任所前來拜懇。」 參考詞語︰八拜定交注音︰ㄅㄚ ㄅㄞˋ ㄉ|ㄥˋ ㄐ|ㄠ漢語拼音︰bā bài dìng jiāo釋義︰猶「八拜之交」。見「八拜之交」條。
01.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御史吳阿衡則監世龍軍者也,受命之日,與世龍八拜定交,通國之人駭之。」
直搗黃龍     
瀏覽人次:14771 收藏人次:758728
舉,相州湯陰人,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製旗賜之。大破金兵於郾城,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議,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罪而死於獄。孝宗時詔復官,諡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諡忠武,有《岳武穆集》。
(5) 挫衄:挫敗。衄,音ㄋㄩˋ,失敗。
(6) 桀黠:凶惡奸詐。
(7) 諭:告知。
(8) 旗牓:標有名號的旗子與榜文。
(9) 黃龍府:地名。位於吉林省農安縣,轄今遼北省開原縣以北及吉林、松江兩省全境。本勃海國扶餘府,遼太祖時改名為「黃龍府」。金沿用,並以此為都城。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12162 收藏人次:2297506
※#《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1>囂既有功於漢,又受鄧禹爵,署其腹心,議者多勸通使京師。三年,囂乃上書詣闕。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時陳倉人呂鮪擁眾數萬,與公孫述通,寇三輔。囂復遣兵佐征西大將軍馮異擊之,走鮪,遣使上狀。帝報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納。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鈆刀,不可強扶。數蒙伯樂一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託驥尾,得以絕群。隔於盜賊,聲問不數。將軍操執款款,扶傾救危,南距公孫之兵,北禦羌胡之亂,是以馮異西征,得以數千百人躑躅三輔。微將軍之助,則咸陽已為他人禽矣。今關東寇賊2>,往往屯聚,志務廣遠,多所不暇,未...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11469 收藏人次:1318142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宋.司馬光〈與范景仁書〉:「是以剖肝瀝膽,手書緘封而進之。」
02.清.鈕琇《觚賸.卷八.舒氏義烈》:「為國棟者,自宜剖肝瀝膽,力白其誣。」 參考詞語︰披肝掛膽注音︰ㄆ| ㄍㄢ ㄍㄨㄚˋ ㄉㄢˇ漢語拼音︰pī gān guà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六齣》:「眾將官,當職蒙皇上之恩寵,領兵家之大權,在我者披肝掛膽,在爾者并力同心。」 參考詞語︰披肝露膽注音︰ㄆ| ㄍㄢ ㄌㄡˋ ㄉㄢˇ漢語拼音︰pī gān lòu dǎn釋義︰猶「披肝瀝膽」。見「披肝瀝膽」條。
01.明.邵景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