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拉丁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歐語系羅馬語族的一種語言。本為臺伯河下游小部落所用,後成為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官話,遍傳全國。其動詞變化複雜,名詞、形容詞有六個格。後因帝國崩潰,各區語言發展逐漸分歧,形成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羅馬尼亞等地方語言。文字採用拉丁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干的第四位。
次序第四的,或等級較差的。如:「丁班」、「丁等」。
男子。如:「壯丁」、「男丁」。
人口。如:「添丁」、「人丁單薄」。
僕役,或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如:「園丁」、「家丁」。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
極少的、極小的。如:「一丁點兒病痛都沒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扯。如:「拉車」、「拉扯」、「拉鈴」。
延長。如:「拉長」。
撮合、聯絡使接近。如:「拉攏」、「拉關係」、「拉生意」。
幫助。如:「拉他一把」。
排泄。如:「拉肚子」、「拉屎」。
一種演奏方法。如:「拉胡琴」、「拉小提琴」。
拉拔:撫養。如:「她辛辛苦苦的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
世紀計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此範圍中。另外可補充的是,實務上西元後的表示方式為AnnoDomini,意思為主耶穌的年齡,是屬於拉丁語,因此即產生縮寫A.D.,此代號應讓學生熟知,未來學習歷史上會常碰觸到此代號。 西元前了解西元後,即可進一部介紹西元年之意思,其道理與西元後相同,及西元一年以前至西元前100年,皆屬於西元前一世紀,因此也是不存在0的概念,運用出發點為1來做計算。另外西元前的表示方式為Before Christ,其意思為耶穌誕生之前,而英文縮寫則為B.C.,此符號於歷史當中也常常看到,如在讀古文明時代時,蘇美的鼎盛時期即為B.C.30...
陸蓮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產於中東、歐洲東西部和地中海沿岸,且大多分部在沼澤、濕地之間。而其屬名Ranunculus則原自於拉丁語rana,即青蛙,意指陸蓮花和青蛙一般,生長於沼澤、濕地等較為潮濕之環境。而實際上陸蓮花在北半球約有四百多種原生種,各具姿態。在台灣通常以塊根繁殖為主。(註1) 莖陸蓮花之地下部為褐色塊莖,而花莖則是於春季左右開始抽出,直立之花莖約可達30~50公分左右。 葉陸蓮花之葉具長柄,自跟記中生出,呈掌狀分裂,葉緣則為鋸齒狀,整體而言其葉形似芹菜葉,因而得「芹菜花」作為其別名。 花陸蓮花平均每一花莖上皆著生一至三朵花,其花萼...
彌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會最重要的祭典。拉丁語missa的音譯。拉丁語的原義為使命,源於耶穌用麵餅和葡萄酒與門徒們共進的最後晚餐。教會舉行彌撒,不斷地重複這個愛的盛宴,來紀念耶穌以自己的血肉做為救贖世人,祭祀天父的祭品內容以聖道禮及感恩祭為兩大主要部分。
虞美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息 介紹罌粟科(Papaveraceae)罌粟屬(Papaver)的虞美人,屬名Papaver源於拉丁語papa,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原產於歐洲、北美洲及北亞洲等溫帶地區。在歐洲早期將虞美人的花、根部份入藥而用以治療咳嗽病痛等。(註2) 莖罌粟科的虞美人,屬於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通常株高約在25~90公分之間,具有分枝,全株密被茸毛。 葉虞美人的葉子通常互生,呈披針形或狹卵形,具羽狀深裂,葉面上下皆被剛毛。 花虞美人的花朵一般屬單生,其生於莖或分枝之頂端,花序單一,具有長且細的花梗,花瓣通常為四枚,近於圓形,其花之萼片...
共和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和制(republicanism)「共和」一詞源於拉丁語「respublica」,其意指「公共之事務」。而共和制(republicanism)或有人稱為共和民主制,為一政體之形式,其原則上以國家元首產生之方式作為評斷的基本準則,而共和制與神權政治或君主制不同,其主要分別在於政權正當性取得的方式之差異。而此指之國家元首對外作為國家的代表,而對內則是國家統合的象徵。共和制相對於神權政治及君主制,在共和政體下國家的最高執政者並非宗教領導者或君王,其要求國家元首的遴選需藉由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且具一定期限之任期,而當前世界...
托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元素,而昆雅更特別是以「語音美感」(phonaesthetic)的考量去設計;它的創造概念為「精靈拉丁語」,在語音上也是以拉丁語(Elvenlatin)為基礎,並以芬蘭語及希臘語為靈感來源[4]。托爾金認為:「語言及與之關聯的神話傳說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終究對國際輔助語言持悲觀的態度:他在1930年一場演講「秘密的罪行」中對一群世界語的使用者說:『你們的語言將產生一部神話』,然而在1956年他卻下一個結論:『沃拉普克語、世界語、伊多語及諾維亞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