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880.8505 ms
共 6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掌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其權限內。《漢書.卷七六.張敞傳》:「海內之命,斷於掌握。」
2.控制。《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
|
掌握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學習(Mastery learning)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要明確期望學習者在教學結束後能掌握什麼。此時的目的是較寬泛籠統的,尚不夠具體,可能覆蓋著一個單元或某一課題。目的來自於課程的需求分析及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內容說明分析學習者按照年級水準、成績水準、社會經濟背景,動機、興趣和態度對學生進行分析。這些分析形成了學習者的一般㈵徵。另外,還要分析學習者的起點水準,這是學習者進入實際學習活動之前已經擁有的先決技...
|
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主持。如:「掌權」、「掌握」、「掌政」、「職掌大權」。
|
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管、控制。如:「掌握」、「把握」。《文選.揚雄.解嘲》:「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原化〉:「率邪以禦眾,握亂以治天下。」
|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 生的怒吼。"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生搬硬套,邯鄲學步辨似: 「東施效顰」及「邯鄲學步」都有模仿他人不成的意思。 「東施效顰」側重於招致反效果;「邯鄲學步」側重於連原有的都喪失掉。 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辨似例句 ○ ㄨ 她的歌喉並不好,偏喜歡模仿鄧麗君唱歌,真是~,自暴其短。 ㄨ ○ 學習本是一件好事,但應掌握自我特色,不可全盤硬套,否則猶如~,最後連自我都忘了。
|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增,卻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為我的手下敗將。」因此《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策劃謀略,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助高祖開邦定國,能夠「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後來「運籌帷幄」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
|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生搬硬套,東施效顰辨似: 「邯鄲學步」及「東施效顰」都有模仿他人不成的意思。 「邯鄲學步」側重於連原有的都喪失掉;「東施效顰」側重於招致反效果。 邯鄲學步 東施效顰 辨似例句 ○ ㄨ 學習本是一件好事,但應掌握自我特色,不可全盤硬套,否則猶如~,最後連自我都忘了。 ㄨ ○ 他以為把名畫拿來模仿,就會成為大家;但往往是~,徒惹人笑。
|
庖丁解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解釋2 2.出處3 3.故事4 4.例句 1.解釋庖丁:廚師。比喻掌握了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2.出處<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跂,砉然想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枝經肯棨之未嘗...
|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氏在西漢時期是一個政治勢力十分龐大的家族,霍去病是漢武帝相當倚重的討伐匈奴大將,同父異母弟的霍光同時也備受武帝信任,並曾受遺詔輔佐少主昭帝,後又議立宣帝繼位,其女甚且成了宣帝的皇后,前後秉政近二十年,一手掌握朝中大權,連皇帝都要敬畏三分。霍光死後,霍氏家族更是專恣驕奢。大臣徐福深恐霍氏造反,便上書宣帝,建議壓抑霍氏,以免後患。不過當時宣帝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後來霍氏果然因陰謀造反遭到滅族,所有鎮壓有功的人都受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然後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