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85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掌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故事、史實、慣例。即今一國的典章制度或故事傳說。《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孝文、孝景因襲掌故,未遑講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背的反面,肉質柔軟。如:「手掌」、「鼓掌」、「易如反掌」。
用手掌拍打。如:「掌嘴」。
管理、主持。如:「掌權」、「掌握」、「掌政」、「職掌大權」。
技擊中用掌的招術。如:「降龍十八掌」。
某些動物的腳。如:「熊掌」、「鴨掌」。
巴掌:手掌。如:「他在盛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
量詞。用於計算武術招數的單位。如:「一掌斃命」、「降龍十八掌」。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出一轍」,指車輪行徑相同,痕跡一致。見用於《容齋隨筆》。《容齋隨筆》,宋代學者洪邁(西元1123∼1202)撰,為其讀書札記,廣涉群經、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辨證考據,頗為精確。尤精宋代掌故,可補《資治通鑑》之不足。隨筆以外,又著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在《容齋續筆.卷一一.名將晚謬》中,洪邁舉古代名將關羽、王思政、慕容紹宗、吳明徹為例,認為他們都是威名遠播,建立了當代無人可比的功績,但晚年都因憑恃功勛,誇耀自己的才能,進而輕敵所致。這四位歷史名人的敗亡,十分相像,行跡如同出自同一個車轍。典源又見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表述春秋晉景公以及隋文帝之子,患有重疾,他們...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蒸日上」的「蒸蒸」原作「烝烝」,見於《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是興盛發展的意思。「蒸蒸日上」這句話則見用於陳康祺的《郎潛紀聞》。陳康祺(西元1840∼?),清浙江鄞縣人,字均堂。同治十年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後任江蘇昭文知縣。罷官後家居蘇州,熟諳清代掌故。所著《郎潛紀聞》是一部取材豐富、內容廣泛的史料筆記,為陳康祺利用公餘閒暇時間寫成,書中內容多輯錄清代的軼事、風土民情,可補充正史的不足之處,對於研究清代的歷史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在〈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一節中,記述了雍正四年的時候,因為浙江人查嗣庭、汪景祺的詩文有悖逆朝廷之意,皇帝認為浙江一帶民風惡劣,於是下令禁止浙...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節、記述政令、解釋《儀禮》、記孔子言論、記述孔門及時人事、禮節考證、通論禮意或學術、記述制度、記述掌故、雜記等十種。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東漢時鄭玄為之作注,其文字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唐朝時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之一。 易經《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蔔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敘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傳》為解釋卦名、卦義、卦辭、爻辭的七種十篇,稱為“十翼”、“《易傳》”、“《易大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現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有學者認為《經》的編訂在商朝|商末周初,《傳》作於...
出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口而出的話都符合文章規範。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雅。[例]深厚的學養加上滿腹掌故逸聞,使得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龔自珍〈鴻雪因緣圖記序〉:「不過博覽書史,周知掌故,上足以備人主燕閒之顧問,宦轍所至,宏獎士類,進其春華秋實之士而揚扢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核、考試。《說文解字.言部》:「課,試也。」《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一歲皆輒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文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後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