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9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探聽虛實。《三國演義》第三○回:「晃問其軍中虛實。答曰:『早晚大將韓猛運糧至軍前接濟,先令我等探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尋求。如:「尋幽探勝」、「探路」、「鑽探」。唐.姚合〈莊居野行〉:「採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馬舟車通行的途徑。如:「陸路」、「水路」、「馬路」、「公路」、「鐵路」。
方面、方向。如:「各路人馬」、「兵分三路」、「四路進攻」。
方法、途徑。如:「生路」、「活路」、「門路」、「路子」。
條理、紋理。如:「思路」、「紋路」、「理路」。
公共汽車的路線。如:「十五路公車」。
種類。如:「他們是哪一路人?」、「這是哪一路的貨色?」
來路:來源。如:「來路不明」。
不著邊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投奔到梁山泊。眾官兵追到梁山泊附近,領兵的何濤見這湖上盡是茫茫蕩蕩的蘆葦,於是先遣數人划著小船前往探路,沒想到這些人就此一去不回。何濤在四邊都不著岸的地方等著,時間一久便起了疑心,於是決定親自帶兵前去查看,不料中了埋伏,雙耳都被割掉。在描述這段故事的文字中,「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指的是身在那四邊都不著岸的湖泊裡,不知該如何是好。後來「不著邊際」演變為成語,多被用來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撥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推開或分開。[例]他用竹竿將草叢撥開,探路前進。
路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往經過的道路。[例]為了規劃下星期的校外教學,老師提前探路,尋找理想路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舞鞋。《說文解字.足部》:「躧,舞履也。」
2.草鞋。《戰國策.燕策一》:「燕趙之棄齊也,猶釋敝躧。」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去天下若遺躧。」
3.沒有跟的鞋子。《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女子彈弦跕躧。」唐.顏師古.注:「躧字與屣同。屣謂小履之無跟者也。」
1.拖著鞋走。同「屣」。《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勝之躧履起迎。」唐.顏師古.注:「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
2.踩、踏。《水滸傳》第三二回:「看不見地下,躧了一條絆腳索。」《西遊記》第一七回:「我推倒了黑風山,躧平了黑風洞。」
指定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話用戶可自行設定將打進來的電話自動轉接到國內任一支電話、手機接聽。如:「電話指定轉接可防止闖空門者利用電話探路。」
明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瞎子用以探路的手杖。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蟲云:『你敢柱著明杖兒走。』」《西遊記》第二一回:「先生,你的明杖兒呢?」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