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撩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如:「眼花撩亂」。唐.丁仙芝〈餘杭醉歌贈吳山人〉詩:「桃花昨夜撩亂開,當軒發色映樓臺。」《老殘遊記》第二回:「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眼花撩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睛昏花,心緒迷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教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也作「眼花瞭亂」、「眼花繚亂」。
神魂撩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迷亂,神志不定。宋.楊澤民〈夜遊宮.淚眼偎人強斂〉詞:「致得心腸轉。教令得、神魂撩亂。那更日疏又日遠,恁時節,想難為,看我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條理、秩序的。如:「散亂」、「雜亂」、「一團亂」、「亂哄哄」、「亂七八糟」。
混淆。如:「以假亂真」。
隨便、任意。如:「亂動」、「亂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戰爭、騷動。如:「戰亂」、「叛亂」、「動亂」、「亂世」。
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亂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如:「眼花撩亂」。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思心神不集中。《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徐德歸來幾日,看見莫大姐神思撩亂,心不在焉的光景。」
形形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式各樣,種類繁多。語本《列子.天瑞》。[例]櫥窗內掛滿了形形色色的休閒服,真叫人看了眼花撩亂
腳踏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八》康節有〈安樂窩中詩〉云:「半記不記夢覺後,似愁無愁情倦時。擁衾側臥未欲起,簾外落花撩亂飛。」公愛之,請書紙簾上,字畫奇古,某家世寶之。公與康節唱酬甚多,具載《擊壤集》。公嘗問康節1>曰:「某何如人?」曰:「君實2>腳踏實地人也。」公深以為知言。至康節捐館,公作挽詩二章,其一曰:「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講道切磋直,忘懷笑語真。重言蒙蹠實,佩服敢書紳。」記康節之言也。康節又曰:「君實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後公以康節之故,遇其孤伯溫甚厚。 〔注解〕 (1) 康節:邵雍(西元1011∼1077),字堯夫,宋范陽人。精先天象數之學。寓洛四十年...
眼花繚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睛昏花,心緒迷亂。如:「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必然說得他眼花繚亂。」也作「眼花撩亂」、「眼花瞭亂」。
十里洋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清末年,上海租界中有一條長約十里、東西走向的大街,因洋人聚集、洋行與洋貨充斥,上海人稱為「十里洋場」。後亦用為上海的代稱或比喻熱鬧繁華的地區,但頗含貶義。[例]置身繁華熱鬧的十里洋場,令人眼花撩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