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據有     
瀏覽人次:825 收藏人次:0
占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資治通鑑.卷二七二.後唐紀一.莊宗同光元年》:「繼儔據有繼韜之室,料簡妓妾。」
    
瀏覽人次:28938 收藏人次:10359312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17729 收藏人次:3189541
占有。如:「占據」、「盤據」、「據為己有」。
依憑、按照。如:「依據」、「根據」、「據理力爭」、「據實以告」。
證物。如:「證據」、「收據」、「借據」、「字據」、「真憑實據」。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75705 收藏人次:7321314
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瀏覽人次:29040 收藏人次:2660765
1.據有。通「佔」。唐.方干〈于秀才小池〉詩:「占地未過四五尺,浸天唯入兩三星。」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28592 收藏人次:1244864
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27363 收藏人次:1182894
作人,斯有功績矣。」是行也,鄭伯將會晉師,門於許東門,大獲焉。 〔注解〕
(1)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欒書: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欒,音ㄌㄨㄢˊ。
(3) 蔡:春秋時國名,約位於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5) 申驪: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驪,音ㄌ|ˊ 。
(6) 沈: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安徽省阜陽市西北。
(7) 揖初:春秋時沈國國君,生卒年不詳。
(8) 知、范、韓:指知莊子...
    
瀏覽人次:26607 收藏人次:3334725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瀏覽人次:22981 收藏人次:5402074
6.占有、據有。《文選.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唐.王勃〈上劉右相書〉:「於是遭不諱之主,擁非常之位。」
    
瀏覽人次:21044 收藏人次:4233958
2.據有。《戰國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