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697 ms
共 2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敦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為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中國古代的絲綢經此西運,是絲路上的重要據點。也稱為「燉煌」。
|
敦煌曲子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世紀初,大量五代寫本被發現于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隨之而重新問世的唐五代民間詞曲,或稱為敦煌曲子詞,或稱為敦煌歌辭。它們是千年詞史的椎輪大輅,內容廣泛,形式活潑,風格繁富,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濃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詞興起于民間時的原始形態。敦煌曲子詞是唐代民間詞。詞起于唐盛于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
|
敦煌石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甘肅省敦煌縣東南鳴沙山半腹地山麓有石室無數,俗稱為「千佛洞」,舊稱為「莫高窟」。於前秦苻堅建元二年由僧人樂僔鑿建經營。內藏六朝、隋、唐及五代人手寫佛教經典及其他藝術品甚富,對中國文學藝術影響頗鉅。清光緒二十六年發現,所藏多為英人斯坦因及法人伯希和先後擇要蒐羅而去,今藏倫敦博物館和巴黎國民圖書館。也稱為「敦煌千佛洞」、「敦煌石窟」。
|
敦煌石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為中國的著名石窟,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被發現。石窟內滿繪壁畫和彩塑雕像,並藏有經典及珍貴的文獻資料。參見「敦煌石室」條。
|
敦煌壁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千佛洞洞穴的牆壁上所發現的繪畫。唐代以前的繪畫多不存在,但敦煌千佛洞卻保存了大量的繪畫,非常有價值。壁畫內容分圖案、故事、佛像、供養像四類,是中國繪畫的寶藏。
|
敦煌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是我國甘肅省極西部之一縣,在戰國及西漢初期,原為月支人、烏孫人所居住,後被匈奴占有。漢武帝元狩2年(西元前121年),始遣霍去病率大軍擊敗匈奴,旋於其地籌治設防;武帝中葉時,敦煌與酒泉、張掖、武威先後置郡,在唐以前,前涼、苻秦、後涼、北涼、北魏都曾占有其地。天寶亂後,建中間陷於吐蕃,宋入西夏,元為沙州路治,明置沙州衛。清改置敦煌縣,屬甘肅安西州;民初,屬甘肅安肅道。
敦煌千佛洞(古名莫高窟)創建於第4世紀中葉,截至民國37年(1948)8月止,大小洞窟共編467窟,每洞均有壁畫;其中兼有彩塑佛、菩薩像者,約占3/4弱。各窟繪、塑完好者,彩色亦多依舊,蓋因陽光風雨皆不能直接... |
敦煌千佛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甘肅省敦煌縣鳴沙山。內藏豐富文物,如壁畫、泥塑等,對中國佛教、文學、藝術貢獻頗大。參見「敦煌石室」條。
|
敦煌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石窟所發現的唐代民間歌曲。有五、七言的整齊句式,也有長短句;有單段的,也有多段詞共用一個曲調的;還有若干段成套連續演唱的大曲。
|
敦煌舞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舞譜名。敦煌舞譜是在盛唐時期所記載的舞譜,由發現的舞譜如《浣溪沙》、《遐方元》、《南歌子》、《風臼去》、《南公子》、《雙燕子》,這些曲子中所記載的大都是流行於盛唐時期的曲子,譜中內容之器樂曲、歌曲、舞曲、譜子,其曲名與唐代大曲並列,所以可以推論它的盛行年代為盛唐時期。譜中包括一些記錄節奏和舞蹈提示性文字,其中的〈舞〉、〈搖〉、〈送〉、〈令〉、〈挼〉等,是代表某些舞蹈動作或程式。大陸舞蹈家柴劍虹曾研究敦煌舞譜之內容,並發表文章《敦煌舞譜殘卷〈南歌子〉的整理與分析》中;他破解了舞譜,還將敦煌舞譜歸納為三部分:一、曲名。二、序詞。三、字組。並聲稱舞譜是由不規則的字組所組合,可按照詞序所規定的節奏...
《中國舞蹈史》隋唐五代、王克芬主編《中國舞蹈詞典》1994。
|
敦煌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甘肅省河西疏勒河流域漢代烽燧遺址中出土的竹、木簡牘,因首次發現於敦煌而得名。
(一)發現史 自本世紀初到80年代共出土如下8批: 1.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 1862-1943)在敦煌西北烽燧遺址發掘708枚。2.1913-1915年斯坦因在敦煌烽隧遺址以及在安西、酒泉兩縣境內共發掘189枚。3.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盤古城發掘17枚。4.1944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遺址附近發掘49枚。5.1977年嘉峪關市文物保管所在玉門花海烽燧遺址發掘91枚。6.1979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在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發...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