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9.08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水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葉憲祖作。內容描述荊軻刺秦王的事跡,以《史記》為藍本,劇末改寫荊軻謀刺成功,遇到王子晉點化成仙而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困難的、不須費力的。如:「容易」、「輕易」、「易如反掌」、「輕而易舉」、「知難行易」。
平和。如:「平易近人」。
改變。如:「易容」、「易地而處」、「改弦易轍」、「移風易俗」。
因交換而演變成的商業行為。如:「交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冬時天氣冷的季節。與「暑」相對。如:「寒假」、「寒暑易節」。
冷。如:「寒冷」、「寒流」、「寒帶」、「寒意」、「酷寒」、「天寒地凍」、「飢寒交迫」。
害怕。如:「心寒」、「膽寒」。
貧窮、窮苦。如:「清寒」、「寒門」、「寒苦」、「貧寒」。
易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有中易、北易、南易之分,其源皆出於河北省易縣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時機。如:「機會」、「適逢其會」。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是天賜我以報秦之會也。」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詞。用於句中或句末,相當於「啊」。[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馬鳴聲。唐.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風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形容落葉聲。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遠隱忽而不明。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縹緲層臺,勢凌空列星堪摘。」也作「漂渺」、「飄眇」、「飄渺」、「飄緲」、「瞟眇」、「縹眇」、「縹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