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1.5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稱為「」。《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晉.杜預.注:「,月終,陰之盡。」《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2.夜晚。如:「風雨如」。《國語.魯語下》:「明而動,而休,無日以怠。」
1.昏暗。如:「幽」、「昏」。《楚辭.屈原.九歌.山鬼》:「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
2.不顯明。如:「隱」、「詞句澀」。《鏡花緣》第八○回:「妹子以為此謎做的過,即使姊姊精於歧黃,也恐難猜。」
韜光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隱藏才能,不使外露。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序〉:「自顧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擬獨善潛修,韜光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暗、不明顯。唐.錢起〈巨魚縱大壑〉詩:「傾危嗟幕燕,隱誚泥龜。」
風雨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猶如黑夜。比喻處於險惡環境中也不改變其操守。《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雞鳴不已。」南朝梁.簡文帝〈幽縶題壁自序〉:「立身行道,始終如一,風雨如,雞鳴不已。」也作「風雨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色昏暗、陰沉。《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閒者,日食毀缺,陽光暗,朕祇懼潛思,匪遑啟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樂曲等含意隱不易懂。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三.韓昌黎詩》:「昌黎詩亦有澀俚俗,不可為法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事不順利、倒楣。《西遊記》第三四回:「可是氣!經倒不曾取得,且來替他做皂隸!」《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賒了豬頭肉的錢不還,也來問我要!終日吵鬧這事,那裡來的氣!」也作「悔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與第一日。《續漢書志.第三.律曆志下》:「朔合離,斗建移辰,謂之月。」
2.早晚、旦夕。《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指隱居匿跡以待時機。《宋史.卷四七一.姦臣傳一.邢恕傳》:「王安石亦愛之,因賓客諭意,使養以待用,恕不能從。」
遵養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時退隱,以等待時機。《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舊五代史.卷二七.唐書.莊宗本紀一》:「大人當遵養時,以待其衰,何事輕為沮喪!」也作「遵時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