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6.35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暢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通達。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譔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如:「到達」、「抵達」。
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
見解透澈,通曉明白。如:「知書達禮」、「通情達理」、「通權達變」。
表明、告知。如:「表達」、「傳達」、「轉達」、「辭不達意」。
顯要的。如:「顯達」、「達官貴人」。
興旺。如:「發達」、「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順,沒有阻礙的。如:「暢通」、「流暢」、「暢達」、「暢銷」。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夫吉者,凶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 〔注解〕 (1) 隸: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並有系統地介紹佛教義理。當時漢譯佛經日多,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色」,非此四大元素所形成之物則稱為「非色」。凡色,至少具有色、香、味、觸四種感覺之一,例如水有色、味、觸,風則只有觸。若是非色之物,就像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看來好像有實體,其實觸摸不著,只是個幻象。後來「鏡花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虛幻不實在。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暢達詳盡。如:「這本小說將人性刻劃得淋漓盡致。」
一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行文暢達,氣勢奔放。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一.文學》:「其文如源泉奔放,一瀉千里。」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坡詩放筆快意,一瀉千里,不甚鍛鍊。」
辯才無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能言善道,辭理暢達。[例]他的學識豐富,口才又好,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能辯才無礙。
康莊大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坦暢達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如:「你眼前就是條康莊大道,千萬不要再退縮了!」《官場現形記》第六○回:「我夢裡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莊大道,馬來車往,絡繹不絕。」《恨海》第五回:「原來是一條康莊大道,那逃難的車馬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暢、暢達。如:「暢通」、「四通八達」、「你的作文寫得不夠通順。」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老殘遊記》第一回:「當年也曾讀過幾句詩書,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