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要依賴、依靠。如:「為維護社會治安,有賴警民互相合作協助。」「維護校園整潔,有賴全體師生的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漢代有賴先,清代有賴文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受用、享用。《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晉書.卷四.惠帝紀》:「豈在予一人獨饗其慶,宗廟社稷實有賴焉。」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 (2) 王荊公:王安石(西元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 (3) 懷刺:身懷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音ㄏ...
協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論,實施協同教學有它先天條件的欠缺,但它卻代表一種正確的教學方向和趨勢,任何一種教學法之推行,除了有賴各方面條件的配合外,如何先建立成員正確的觀念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先採用合作教學的精神與改變教學型態著手,期待有一天學生能在更合理的情境下去作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以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參考書目黃光雄(1988),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P154~P164。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
鷹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漸漸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隨後將鷹架逐漸拆下來。主要意義是指:兒童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成人或能力較強的同儕協助,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當成年人協助兒童在維高斯基(Vygotsky)人類發展理論中所謂的最近發展區(ZPD,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中的學習活動時,能夠為兒童建構最佳的學習鷹架。 最近發展區(ZPD)最近發展區指的是,一個人獨自解決問題所反應出的實際發展程度,與其經由成人從旁輔助或與有能力的同儕合作解決問題所應出的潛在發展程...
訊息處理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意義(psychological meaning)方面,認為要發展知識理解和問題解決的心理意義,有賴學生和教材內容的互動。訊息處理學習論特別強調教學中應教導學生應用不同的學習策略,來幫助學習/記憶不同的知識,譬如說,應用機械學習方法(rote learning methods)來加強記憶,以及應用SQ3R(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 ,Review)讀書策略(包括瀏覽、質疑、閱讀、記誦、複習等五個步驟)來培養學生學習求知能立等。如前所述,訊息處理學習論在教學實踐上影響極大,不但建立了...
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容易遵守團體的規範。5.溝通型態,可分為分散式的溝通網和中心式的溝通網。6.討論技巧,成功的討論,有賴於主持人和參與者雙方,具備基本的溝通技巧和態度。7.個別差異,教師在分組前,宜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所分析。8.為討論做充分準備,討論教學就像其他類型的教學依樣,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方郁琳,1997b;林寶山,1996。) 優點與限制(註1) 優點1.培養發表能力2.培養思考能力3.培養議事能力 限制1.教室常規不易維持2.耗時費力影響進度3.忽略個別差異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討論教學法 參考資料註1.王財印、吳百祿、周新...
不屑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以消釋其偏蔽,則他日得君行道,必無新法之煩苛,必不斥眾君子為流俗,而社稷蒼生將有賴焉。嗚呼!豈非天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 (2) 王荊公:王安石(西元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 (3) 懷刺:身懷名片。刺,名片、名帖。 (4) 濂溪:周敦頤(西元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山祖,二程皆其弟子,世稱濂溪先生,卒諡元公。 (5) 恚:音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