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18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北季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指季節。冬季時,中國內陸蒙古一帶因冷空氣下沉形成高壓帶,風由此向外圍低壓帶吹送,加上地球自轉導致風向向右偏轉,因此到達台灣時呈現東北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西」相對。如:「東方」、「東部」。
主人。如:「作東」、「東道」、「房東」、「東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兄弟姊妹排行最小的。如:「伯仲叔季」。
最後、末尾的。如:「季冬」、「季世」。
三個月為一季。如:「夏季」、「春季」。
時期,指一段時間。如:「花季」、「旺季」、「雨季」。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季有三個月。如:「這個節目已經做了十三季。」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季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季節變化而改變風向的季節性風系。主要是由大範圍海陸性質的差異所造成。如夏季陸地熱,氣壓低,暖溼的風自海洋吹向陸地;冬季陸地比海洋冷,氣壓高,乾冷的風自內陸吹向海洋。[例]臺灣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
東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介於東與北之間的方位。[例]東北亞、東北季風
落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恆春半島的季節風。臺灣地區每年秋、冬以後,東北季風盛行,恆春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當遇強盛的冷空氣南下時,受中央山脈阻隔擠壓的寒風,至此奔騰而下,形成凌厲寒冽的強風,當地人稱為「落山風」。
雨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待下雨,理由是大多此時已然開始翻土耕種,因此期盼接下來雨水能順利降下,故取名之。另外,台灣北部由於東北季風吹撫,在春天來臨時,常開始陰雨綿綿的天氣,因此台灣農作分作兩區而論。目錄1 太簇之音2 性質3 雨水神4 與「雨水」相關俗諺5 關鍵字6 參考文獻 太簇之音我國古代用八卦中的十二辟卦表示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氣候變化,而律呂證實每種氣候來臨。律呂指的是在陝西、河南邊界,傳言中形狀像竹子並卻不是竹子的呂管,共十二種,有不同的長短粗細。傳說中埋於天山的陰谷,管中充滿蘆灰,用竹衣(竹子內的薄膜)貼上。冬至一陽生之時,最長管子的...
秋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論2 南宮之音3 性質4 秋分神5 與「秋分」有關的俗諺6 關鍵字7 參考文獻 概論陽曆約九月中旬後, 漸進深秋,東北季風日漸加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太陽投射於晷針上影子的消長,及觀察氣象的變化,歷經經年累月,長久的精密推算下,制定了二十四節氣。白露過後的十五天,便是此節氣,而在一年中,只有兩天是太陽最直接直射赤道,與春分並列的便是秋分了。 南宮之音我國古代用八卦中十二辟卦表示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氣候變化,而律呂證實每種氣候來臨。律呂指的是在陝西、河南邊界,形狀傳言像竹子卻不是的呂管,依一定長短粗細,傳說中埋於天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