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526 ms
共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究事物的道理。《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宋.蘇軾〈謝兼侍讀表〉:「恭惟皇帝陛下,聖神格物,文武憲邦。」
2.糾正人的行為。《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和洽》:「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節格物,所失或多。」唐.劉禹錫〈天平軍節度使廳壁記〉:「示菲約以裕人,信賞罰以格物。」
|
格物致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獲得不盡的知識。語本《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作「格致」。
|
格物窮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事物的道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偶閱近人夜談叢銘,見所載焚旱魃一事、狐避劫二事。因存記所疑,俟格物窮理者詳之。」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一.餘姚縣重修儒學記》:「後之儒者,唯其難視聖人,或求之靜坐澄心,或求之格物窮理,或求之人生以上。」
|
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
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窮究。《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牟巘〈黃提幹行狀〉:「每嘆學者好高騖遠,躐等凌節之病,故其教人必以致知格物為先,而主之以敬。」
|
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推極、窮究。[例]格物致知。(《禮記.大學》)
|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張惠言〈承拙齋家傳〉:「先生以致知格物為基阯,以身體力行為堂奧,以忝忿窒欲為牆垣,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園囿,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入而自得焉。」
|
本末倒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解〕
(1) 大學:博學。
(2) 明德:至德,指人生之初所秉賦於天的最美善之德性。
(2) 親民:親近民眾,使民日新其德。
|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後世尊稱為朱子或朱文公。朱熹治學以居敬窮理為主,為集宋代理學大成者。「理」是朱熹學說的核心,在《朱子語類.卷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中,朱熹認為「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由理生出陰陽萬物。但是人不是生而了解理,為了窮究此天地之理,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即透過對事物的研究觀察,才能獲得「理」,讀書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當時有人認為朱熹的治學方法太過繁瑣,且天地之理何其龐雜,怎麼可能完全窮盡?於是他們認為應該擺脫這些繁瑣的知識,將一切的法則與行為視為心性的呈現。朱熹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權書〉一文中說到:認為一個學者必須先有紮實的學術基礎後,才能夠舉出一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