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2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案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時停止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今也指有任務卻不採取行動。如:「有關這兩家公司的合併傳聞,雙方均案兵不動,也不願告訴記者明確的答案。」也作「按兵不動」、「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如:「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如:「舉案齊眉」。
文件。如:「文案」、「檔案」。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提出的計畫、建議。如:「方案」、「提案」、「草案」、「議案」。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通「按」。如:「案語」、「編者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案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止兵不動。《荀子.王制》:「偃然案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也。」《史記.卷四.周本紀》:「王案兵毋出,可以德東周,而西周之寶必可以盡矣。」也作「按兵」。
按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時停住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今也指有任務卻不採取行動。《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於是傳檄三寨,且按兵不動,遣人齎書以達曹操。」《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裡面子上雖含糊答應,暗地裡卻給他個按兵不動。」也作「按兵不舉」、「案兵不動」。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雖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資治通鑑.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石點頭》卷九:「然而英雄無用武之地,縱有緯地經天的手段,終付一場春夢。」
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時止住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之意。今也指有任務卻不採取行動。《孤本元明雜劇.開詔救忠.第三折》:「你將那忠臣良將故贓謀,想著你按兵不舉心更毒。」《封神演義》第四回:「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惡!今按兵不舉,坐觀成敗。」也作「按兵不動」、「案兵不動」。
按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按兵不動」。見「按兵不動」條。01.《陳書.卷一一.章昭達列傳》:「寶應數挑戰,昭達按甲不動。俄而暴雨,江水大長,昭達放筏衝突寶應水柵,水柵盡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