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44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桓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榮字春卿,漢沛郡龍亢人。早年在長安求學,研習〔歐陽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因王莽篡位返鄉。後朱普卒,榮奔喪九江,遂留任教授徒眾;莽敗,榮抱經書與弟子逃匿山谷,雖常飢困,仍講學不輟;後授徒於江淮間。建武十九年(43),榮弟子何湯被擢為虎賁中郎將,教授太子〔尚書〕,推薦其師,榮遂拜議郎,教授太子,每朝會於公卿前敷奏經書。榮被服儒衣,溫恭寬博,辯明經義,以禮讓服人,不以辭長取勝,為其他儒者所不及,深受皇帝敬重;又拜歐陽博士。二十八年(52),桓榮任太子少傅;三十年拜為太常。明帝即位,尊以師禮,時榮年逾八十,多次上書請退,未果;永平二年(59),三雍(即明堂、靈台、辟雍)初成,拜榮為五更,封關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桓:徘徊,逗留。如:「他放學後,總喜歡到書局盤桓一會兒才回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茂盛、繁多。如:「繁榮」、「榮盛」、「欣欣向榮」。
光耀的,覺得驕傲的。如:「榮耀」、「榮幸」、「榮任」、「榮獲」、「衣錦榮歸」。
光耀。如:「引以為榮」、「榮華富貴」。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杜漸防萌注音︰ㄉㄨˋ ㄐ|ㄢˋ ㄈㄤˊ ㄇㄥˊ漢語拼音︰dù jiàn fáng méng釋義︰猶「防微杜漸」。見「防微杜漸」條。 01.《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引漢.丁鴻〈日食上封事〉:「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源) 02.宋.夏竦〈洪州請斷祅巫〉:「屏除巨害,保宥群生,杜漸防萌,少裨萬一。」 參考詞語︰防微慮萌注音︰ㄈㄤˊ ㄨㄟˊ ㄌㄩˋ ㄇㄥˊ漢語拼音︰fáng wéi lǜ méng釋義︰防範憂慮錯誤或壞事的萌生。意近「防微杜漸」。見「防微杜漸」條。 01.《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水旱之災,雖尚未至,然君子遠覽...
杜漸防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丁鴻〈日食上封事〉(據《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引)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閒者月滿先節,過望不虧,此臣驕溢背君,專功獨行也。陛下1>未深覺悟,故天重見戒,誠宜畏懼,以防其禍。《詩》云:「敬天之怒,不敢戲豫2>。」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3>矣。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託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誅。 〔注解〕 (1) 陛下:...
服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長輩或平輩親屬等死後,遵照禮俗,在一定的期限內帶孝,表示哀悼。《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典獨棄官收斂歸葬,服喪三年,負土成墳,為立祠堂,盡禮而去。」
執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師問學。《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桓榮》:「天子親自執業,每言輒曰:『大師在是』。」
杜漸防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防微杜漸」。見「防微杜漸」條。01.《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引漢.丁鴻〈日食上封事〉:「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源)02.宋.夏竦〈洪州請斷祅巫〉:「屏除巨害,保宥群生,杜漸防萌,少裨萬一。」 
西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漢代桓榮為明帝當太子時之師,明帝即位後,常到桓榮所居太常府內聽講經文,令其坐西位以示尊敬,後因此稱塾師為「西賓」。《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美人先開口道:『郎君莫非是張運使宅上西賓麼?』」《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也稱為「西席」。
家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族。《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如有不諱,無憂家室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