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09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安徽省,長江流貫其間,分為東西兩山。東梁山在當塗縣西南,西梁山在和縣北方,二山總稱為「梁山」。也稱為「天門山」。(2)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本名「良山」,梁孝王曾遊獵於此,故稱為「梁山」。相傳為水滸英雄聚義處。(3)在山西省離石縣東北,也稱為「呂梁山」。(4)在陝西省郃陽、韓城二縣界。(5)在陝西省南鄭縣。也稱為「梁州山」。(6)在陝西省乾縣西北。(7)在四川省梁山縣東北。也稱為「高梁山」。(8)在福建省漳浦縣南。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中眾多好漢因受到官府逼迫,上梁山造反。後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如:「做人不要太絕,以免把他逼上梁山,做出觸犯法紀的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大綱2 考據2.1 唐代文獻2.2 宋代文獻2.3 元代文獻2.4 明清文獻 故事大綱中國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
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山東省壽張縣東南梁山下。本為大野澤的一部分,五代時澤面北移,環梁山皆成水澤,始稱梁山泊,後逐漸乾涸。小說《水滸傳》記述宋江等賊盜結寨於此。也作「梁山濼」、「張澤濼」。
梁山伯祝英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兩晉及南北朝故事戲。敘上虞富家女祝英臺,才貌雙全,女扮男裝出外求學。途遇會稽梁山伯,兩人義結金蘭,相偕至義興讀書。同窗三年,情誼深厚,梁不知祝為女子。英臺臨別時託妹許婚,但待山伯得知,前往祝家提親時,英臺已為父母許配馬家,山伯鬱恨而病卒,遺言葬於清道山下。英臺至墓前失聲慟哭,地裂,英臺奔入,兩人並化為蝶,雙飛而去。也稱為《雙蝴蝶》。
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今山西省西部,黃河與汾河之間。主峰在離石縣東北。昔日大禹治水,鑿呂梁以通黃河,便是指此。也稱為「梁山」。
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梁山伯祝英臺中的人物。字處仁,東晉會稽人。相傳與富家女祝英臺同學三年,情深意重。後祝父與富室馬家結親,將英臺許配馬家,山伯傷心病卒。英臺至墓前悲慟失聲,墓裂,遂與山伯同葬,並化為雙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架在牆上或柱子上支撐屋頂的橫木。如:「梁柱」、「屋梁」、「上梁不正下梁歪」。
橋。如:「橋梁」、「津梁」。
人體或物體隆起的部分。如:「鼻梁」、「脊梁」。
朝代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入木三分反義:浮光掠影,輕描淡寫辨似: 辟,音ㄅ|ˋ。鞭策的意思。不可寫作「僻」。 「鞭辟入裡」及「入木三分」都有深刻透澈的意思。 「鞭辟入裡」主要用於議論;「入木三分」則除了用於見解議論外,亦使用於人物性格的刻畫。 鞭辟入裡 入木三分 辨似例句 ○ ○ 這篇社論對問題的分析真是~。 ㄨ ○ 《水滸傳》對梁山泊好漢個性的刻劃,真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