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橋。如:「橋」。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河幸未拆,枝撐聲窸窣。」
2.架在柱上,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如:「棟」、「餘音繞」。《後漢書.卷六二.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上。」
3.物體隆起的部分。如:「脊」、「鼻」、「山」。《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們的長褂子,一雙雙的鞋子,不坐轎子。」
4.朝代名:(1)南朝蕭衍所建(西元502~556)。建都建康。參見「南朝」條。(2)見「後」條。
5.姓。如春秋時晉國有益。
刺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發憤努力學習。參見「懸頭刺股」條。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三齣:「豈不聞古之人懸刺股,以志於學。」
餘音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餘音環繞屋旋轉不去。形容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也作「繞之音」、「繞三日」、「餘妙繞」、「餘響繞」、「餘音嫋嫋」。
小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慣於興風作浪,但卻成不了大氣候的卑鄙小人。如:「這些跳小丑,喜歡搬弄是非,別聽他們的。」
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連續不斷。形容聲音非常美妙。如:「她那美妙的歌聲繞三日,不絕於耳。」也作「餘音繞」。
上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賊的雅稱。《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上君子者是矣!」《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慌張張爬到牆上,踹的那瓦一片山響,才上房,後腳一帶,又把一溜簷瓦帶下來,唏溜哈拉,鬧了半院子,鬧的大不成個上君子的局面。」
逼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中眾多好漢因受到官府逼迫,上山造反。後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如:「做人不要太絕,以免把他逼上山,做出觸犯法紀的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橋。為架在河面上,便利兩岸交通的建築物。《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至莒縣陽周水,而莒橋頗壞。」《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曹操多謀:汝不合拆斷橋,彼必追至矣。」
2.比喻能作為溝通聯繫的人或事物。如:「語言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
不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在上位的人或長輩行為不正,在下位的人或晚輩受其影響,也跟著行為不正。如:「不用奇怪那小孩有不禮貌的行為,這叫做上不正下歪的結果。」《金瓶梅》第二六回:「正是上不正下歪!你既要幹這營生,誓做了泥鰍怕汙了眼睛,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結果了!」
山伯與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大綱2 考據2.1 唐代文獻2.2 宋代文獻2.3 元代文獻2.4 明清文獻 故事大綱中國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