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梨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玄宗時訓練培養樂工的地方。《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列傳中.王維》:「祿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後泛稱戲班為「梨園」。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四齣:「那些梨園舊曲,都不耐煩聽他。」
梨園子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表演戲曲的藝人。參見「梨園弟子」條。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包大又去喚了一部梨園子弟,張多保置酒設筵,是日就換了冠帶。」
梨園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玄宗時對梨園歌舞藝人的稱呼。《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後用以泛稱演戲的人。唐.劉禹錫〈酬楊司業巨源見寄〉詩:「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也稱為「梨園子弟」。
梨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及臺灣等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梨園戲為現存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尚包括臺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採用南管音樂做為主要曲調。曲調牌名有許多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梨園戲的角色原分生、旦、淨、末、丑、貼、外,故舊稱「七子班」,角色中以生旦為主。大約清代以前即已在泉州流行,大致上可分為「大梨園」與「小梨園」,前者以成人為主,後者以童伶為主。梨園戲的劇目,大梨園的上路和下南及小梨園,各有擅演的所謂「十八棚頭」,各具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劇目,三者在表演形態上,亦有所不同。
梨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界。如:「她在梨園行中真是鼎鼎大名。」
梨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火車線站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植花木蔬果的地方。如:「花園」、「菜園」、「果園」、「茶園」。
供人遊賞的場所。如:「公園」、「動物園」、「兒童樂園」。
墓地。如:「墓園」、「園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喬木。開白花。果實球形,果肉稍硬,味甜可口。如:「水梨」、「孔融讓梨」。
紙醉金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三.京師梨園》:「首善繁華之地,太平歌舞之時,幾處旗亭,能謳水調,誰家簫鼓,不按涼州。既紙醉以金迷,復花交而錦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宋代雜劇或金代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如:「蹈爨」、「五花爨弄」。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一○三:「梨園爨本募誰修,亦是風花一代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